沾血(2 / 2)
就算郑明珠今日不坦白一切,他也不恼。
“这几册,是赠予我的吗?"萧玉殊举起那几本志闻,温和一笑。
男子今日衣着朴素,袖口处几道淡绣,乌发用绿绸低低束着,像是城中求学的儒生,无半点亲王的疏冷。此刻轻笑,经年雪几欲融化。
郑明珠也渐渐露出笑容,询问道:“公子不生我的气啦?”萧玉殊摇头:“你既已挑了半个时辰,书肆要被翻个底朝天。走吧,我们同去下一书肆。”
“都听公子的!“郑明珠快步跟上去。
二人走遍了长安城以东的所有书肆,竞真在前几日郑明珠派人来扫空所有经文的情况下,又寻觅到几本难得有见地的经文注。
此行,颇有收获。
“公子为何会喜欢看这些山水趣闻?“郑明珠心;中生出些好奇来。大魏皇子,自幼潜习治国之策,萧玉殊自然不例外。本以为他会同萧姜一样,对那些学宫博士教授那一套感兴趣些。
“我自小生长在长安城里,未曾出去过。也只能从书本之中,窥得一二。“提起这些,萧玉殊话语中带几分神往。“幼年时,我常盼着弱冠之日能早些到来,这样便能知晓自己会被分封于何处。”
“也能瞧瞧不同于长安的景色。”
以及体会一番,不同于长安尔虞我诈的日子。萧玉殊虽无储君之名,却有储君之实。哪里还有机会外封,到死都得埋在大魏陵寝之中。
郑明珠听完这个回答,笑意僵住,而后她又恢复常色,转换着话题:“那,公子想不想听我曾经在乌孙遇到的趣事?”萧玉殊点头。
“在乌孙,有一个名叫天神之眼的湖泊。那片湖深不见底,可哪怕是不会浮水的人掉进去,也安然无恙。”“公子猜猜是为什么?“郑明珠卖起关子。“为何?“萧玉殊猜不透,走近了些询问。郑明珠没有直接回复:“高皇帝时,乌孙与大魏通商,粮米茶油皆在乌孙通销,唯独盐售不出好价。”“而乌孙国境四周又不靠海。”
“盐湖?"萧玉殊猜测道。
“公子果真慧敏。“郑明珠轻声笑着,“那时,我初次与母亲路过那湖,见不少稚童浮水。恰好口渴,便灌了一大口,咳了足有一刻钟……”
想起在乌孙少数几件有趣的事,郑明珠目光炯炯,顾盼神飞。
少女少有如此真实的模样,平日的硬刺尽数收了回去,袒露出压抑在最深处的明快。
萧玉殊目光落在少女额发间轻颤的流苏上,思绪早已不在逸趣横生的乌孙见闻上。
不知讲了多久,郑明珠回过神,侧目看向萧玉殊。不期撞入这道认真而柔和的视线中,弱水一般软。心跳漏了半拍,郑明珠如被烫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