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章 094一更(2 / 2)

加入书签

卓云语塞。

虽然这话直白说出来可能有点大逆不道,但若真让她来说的话,可能还真是一个“不会”。

技术上的人才未必能有资格发出政治上的声音。

李清月扶着桅杆,望着离岸后开阔的海面,继续说道:“就像阿耶不会在意于义阳公主在太史局中学习一样,我想让声音更有分量,就应该将目光放得更远一点。前日老师就说过,我不必在意于自己写出的字是否好看,只需要让精通书法的人为我代笔,在航海罗盘这件事上也是一样的。”

“何况,”李清月忽然调侃道,“你不觉得现在也挺好的吗?我在出征百济的行程中增长见闻,丰富知识,太史令则负责将那航海罗盘给进一步完善。”

这么一想,她现在已经深谙李治拿捏太史局的精髓了。

能者多劳嘛。

可见她越发有进步了。

卓云讷讷答道:“要是这么说的话

,公主的决断并没有错。”

“何止是没错。太史令的人品注定了他不会贪功,航海罗盘这东西我也已经在留给阿耶阿娘的信中提到过了,应当能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太史令曾经负责修编海岛算经的经历,也让此物要推行在海航之中的时候,还能再借用一下他的名声。”李清月摊了摊手,“你看,一举多得。”

“行了,别想那么多了。”李清月伸手拍了拍卓云的肩膀,“去帮我把赵文振找过来。”

“好,我这就去办。”卓云应声而走。

只是她没看到的是,李清月将手缩回来的时候,脸上闪过了几分郁闷之色。

可恶!她的身高已能算是同龄人中偏高的。

即便如此,也到底还是个孩子的高度。

为了显示和下属的亲近,拍拍澄心的肩膀还好说,跟卓云这种有突厥血统的高个子比起来,就还差太多了,大大影响这个动作的气势!

不过等到阿史那卓云将赵文振领到此地的时候,已看不见这位才办了两件大事的小公主有什么幼稚想法了。

他能看到的,只是她朝着船舷之外的海域看去,在侧脸上隐约能看到几分远眺之中的深思。

这份深沉的表现,让人竟然一时之间忘记了她的年龄。

见公主听到声音转头朝着他看过来,赵文振连忙收回了打量,赶忙行了个礼。

“登船的感觉如何?”李清月问道。

大量失血之后的康复时间起码也得要十天八天的,但很显然,在行军的日期限制面前,赵文振没有这个多余的时间,船上的颠簸也无疑不利于他的恢复,所以他的脸色上还有着难以掩饰的苍白。

但李清月看得出来,比起此前在军帐中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的精神已好了不止一点。

赵文振犹豫着开口:“公主这话问得……让人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这话说得很老实。

即便有安定公主的那番承诺,让士卒重新打起了作战的动力。

可当战功很难让人出头的时候,哪有那么多人还觉得这是一条好路子。

他若说什么他要大展身手,那才是一句谎话。

而听到这个答案的上位者一方,也并未因此而觉恼怒。

李清月反倒是觉得,

这人的表现更有意思了。大概是因为他身上本就有着一份可以让人将他置于死地的重罪这才在说话之间可以少几分约束。

但赵文振想了想还是又多说了一句:“公主却很让人意外。”

这话同样发自肺腑也姑且可以算作是他在登船之中的感悟。

她说的“在意此事”居然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托词而是给出了实在的应对还真如她彼时所说地那样参与到了渡海的行动之中让赵文振一面觉得大唐上层的不可依赖一面又很难不为之触动。

这份复杂的情绪在他的心中不知会发酵多久又到何种程度但起码??

当他听到安定公主随即问他有没有意愿做自己的亲卫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公主不觉得我是个残疾吗?”

他右手遭到重创还缺了一根手指就算在医官的救助之下能够保住性命也不可能再按照寻常方式使用武器。

再加上他家中的条件没那么好

公主怎么会想到让他来做这个护卫的?

李清月从容应道:“就凭你在那等情况下也不是对刘都尉动手而是选择对自己动手。所以我想你也不是会恩将仇报的人借着作为公主亲卫做出什么不妥的事情。”

赵文振眼神一震。

“而且我听说了点你在初到军营时候的表现你上头的火长、旅帅都说你擅长侦查行动灵活早年间在家中跟着村里人一起打猎做前哨的……我猜右手有缺应该也不影响你做个斥候?”

李清月认真地审视着他笃定地评价:“一个人品尚可的斥候你看听起来还不错。”

可这话说得轻巧分量却一点不轻。

站在一旁的阿史那卓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公主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赵文振的面色急变竟让人一时之间难以将其形容出来。

他此刻的心情却并不难被人给判断出来只因在下一刻他忽然在公主的面前跪了下来在甲板上发出了一声咚响。

赵文振郑重其事地朝着公主叩了个头也在这转瞬间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既已登船不是迎接对他的审判而是听从安定公主的话去见证她所做出的改变原本就还能算是府兵的一员。

而现在,安定公主更是为他指出了另外一条戴罪立功的明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