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将你这位大唐太子(2 / 2)
“……太子在何处?”
“已在营地中歇下了。”
既然对外说的水土不服总还是要将戏做个全套的。李贤就显然是这么想的。大不了等到明日的时候再以精神充沛的样子出现在营中。
高侃憋了一口气:“我去看看!”
他也顾不上收拾自己身上因沿途带兵赶路覆上的一层沙尘直接保持着身着轻甲腰挎长剑、随时可以出战的样子朝着太子营帐而去。
李贤刚闻声而起意图出去迎接一番这位高将军就见对方在受准入帐后板着一张脸直接跪在了他的面前。
李贤惊了一跳:“高将军何必行此大礼。”
阿耶曾经和他说过现如今天下将领里和他姐姐关系并不算太密切的已经并不太多了。
更可惜的是英国公李?过世之前的遗言之中说过凉国公年纪渐长不能再按当年那等渡河强攻的打法让他出征否则难保不会有性命之忧那么唯独剩下的也就是高侃最为出色了。
哪怕在英国公的说法里高侃只能为将不能为帅那也是对李贤来说务必把握住的帮手。
若要让此战进行顺遂得以获胜归来李贤必须好好将高侃拉拢在手下。
可好像他见到高侃的第一面气氛就有些不太寻常。
他就这么跪在了自己的面前。
高侃沉声回道:“我不仅仅是在为自己行此大礼也是在为此行出征的士卒向太子行此礼节
李贤上前托住了高侃的手:“高将军先起来说话。”
高侃没有动。多年征战足以让他的身形在此刻保持着岿然不动根本不是以李贤的力气能够扶起来的。
“我想请问太子您是否愿意退兵换将?”
李贤面色一变惊道:“高将军这是何意?我既已出征便绝无中道放弃的道理。何况往来换人有所耽搁便是让塞外铁勒诸部看了笑话绝不能成。”
换将?
高侃虽未指名道姓但李贤听得出来他分明是觉得自己的表现丢了脸根本就是想要将安定公主替换到前线来。
但这样一来不仅是阿耶希望达成的愿景会随即化为泡影
,就连李贤自己的脸面也将从边地丢到中原去。
到了那个时候,他这个太子只怕比起之前病弱的大哥还要不堪!
他绝不愿意如此。
可他却并未看到,在他给出这个答案的时候,高侃无声地咬了咬牙,仿佛是在说,他李贤怕让铁勒笑话他,让关中的人笑话他,却为何不怕大唐为人笑话,甚至是面对战败的危机。
奈何他是太子,高侃先前的那一句话已是极其僭越大胆地在说了,又怎能再将其他的话彻底挑明。
他霍然抬眸,接道:“那么既然太子不愿退,作战并非儿戏,臣有一请,请太子务必听从。
沙场杀伐的气势在这一刻全无保留地从高侃的身上爆发出来,让李贤险些为之一滞,只凭借着本能开口:“高……高将军且说来吧。
高侃拍了拍手,营帐之外当即有人端着个东西走了进来。
虽然这手捧之物的外头还包裹着一层布,依然不难让人看出,那差不多便是一个人头的大小。
李贤垂在身侧的手微微一抖。
他的猜测也一点也没错。当那块包裹的布被撤去之际,那颗头颅便更为直接地呈现在了李贤的面前。
沙土和鲜血汇合而成的脏污,已让人愈发看不清楚这张脸具体长着一副什么样子。只有圆睁着的眼睛醒目到让人险些后退一步。
“你这是?
高侃回答的声音里很有几分无奈:“太子殿下为中军主帅,作战阵前绝不能有失仪表现,令士卒分心!臣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太子怕战场杀人场面怎么办,那就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不就是一颗人头吗!那就先盯着它看,直到适应为止。
光看还不成,还得??
还得亲自动手去做。
“高将军真的过于大胆了些……阿史那道真朝着李贤所在的方向看去了一眼,发觉对方似乎还未能完全从昨日的情况中彻底缓过神来。
高侃叹气:“我有什么办法,总得给突厥人看个态度吧?
他们觉得太子不敢杀人,甚至是恐惧战场,那他们便让太子先杀俘虏,作为出征之前的祭旗。
他们怕太子会随意指挥,那就在今日正式出征之前,让太子将代表权力的军符交
出一半到高侃的手中以示绝不会胡乱让士卒出击送命。
李贤本不想有人以这等方式分去他的战功却也只能答应下这样的选择。
谁让他……是他先做了一件最错的事情。
在做出的两项弥补面前虽然也将太子此前软弱的一面给坐实了但善于改过也未尝不是一项美德起码在行军之时能听得进去有经验将领的话绝对是一件好事。
李贤可以感觉到在他遵从高侃的意思做出这两件事后东.突厥首领阿史德契骨的神情明显和缓了不少。仿佛对于这场战事也重燃了信心。
但他在策马而前的时候依然有几分精神恍惚仿佛只要一闭眼就能看到举剑杀人之时的鲜血喷溅。
这让他握住缰绳的手依然不住地颤抖。
然而对于高侃来说
他低声说道:“昨日刚听到消息的时候我是真的很想问问陛下他是不是觉得做父亲的会打仗儿子孙子就一定会做姐姐的会打仗做弟弟的还能青出于蓝。”
说到这里他又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一般朝着道真说道:“抱歉我没有说你和郭将军的意思。”
阿史那道真一脸麻木:“……你就算直说也没事。”
郭待封为名将之子阿史那道真不止是名将所生还有个已坐镇一方的妹妹可不就是这套逻辑下面的?
“可惜长安城里的人没劝得动你也没劝得动那就只能当心一些行事了。”
起码太子殿下虽不肯走但也没死要面子到那个地步。
高侃并不觉得有多欣慰:“我看光是当心一些也没用。反正从此地到抵达漠北还有一个月的行军路程我得和太子多谈谈领兵之法。”
他从来没感觉到打仗居然会是这么艰难的一件事情。
以前他只需要管统兵对敌就行在跟安定公主一并出征的时候那就更简单了。
但现在他居然还需要教太子如何打仗!
不不仅仅是教打仗了他还要教太子如何平复杀人之后的情绪以求做个合格的将领。
高侃心累得无以复加。
若是在其他时候当帝师或许是个好差事今日却绝不是。
在发觉随同太子
自关中出兵的士卒,可能并不仅仅是因为太子怕死人这件事而士气不高后,高侃只差没将“任重而道远这几个字直接挂在自己的脸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