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3章 番外二论坛体2(2 / 2)

加入书签

【59L】这又怎么了?

【60L】众所周知,马大匠和许尚书不太对付,以至于这座衣冠冢被修建得尤其漂亮。

【61L】……?

【62L】不奇怪不奇怪,毕竟,谁也不知道许尚书这个提议到底是在响应陛下政策,还是顺道也跟许敬宗算个旧账,说不定她还不乐意看到这个衣冠冢被修得很体面呢,就被反向操作了。

【楼主】最地狱的笑话出现了。几十年前有一伙盗墓贼摸到了思陵,以为许敬宗那个衣冠冢是个大货,忙碌了半天踩完了机关,开出一个陶瓷人像。

那伙盗墓贼据说在业内还算有名,结果惹出了个天大的笑话,直接金盆洗手不干了,还把那尊人像带走供奉起来了,大概二十年前才被捐给新建起来的思陵博物馆。

【64L】……

【65L】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66L】这是什么身后事惹出的血案啊!

【67L】所以说史书要好好读??

【68L】等等,我没记错的话,许敬宗自己是修史书的,许穆言的小女儿也承袭了这个好文笔,后来去修史去了。那供奉一下这个人像提醒好好学史书,说不定还真的没毛病。

【楼主】对此,解说员姐姐的点评是,狡兔三窟的现实意义出现了。

【70L】……

【71L】喂!狡兔三窟是这么用的吗!!!

【72L】三个坟墓怎么不是三窟哦。

【73L】我又想到上次的那个殚精竭虑了……看来她去思陵上班真的是专业对口(战术后仰)

【74L】不止专业对口,她说那边战斗力超强的游客真的多,她超喜欢这里的。

【75L】其实这件事里好笑的还有,思陵的随葬墓到底是多少,才导致许敬宗的那座衣冠冢脱颖而出啊!

【76L】他值得

【77L】他值得+1

……

【89L】他值得+++++1

【90L】打断!

我就不复制了,我只想听第三个墓。

【楼主】正好你们复制期间我也打完了。

第三个墓是这样的。因为武周的官职选拔体系有几次改革,加上为了减少对百姓的缴纳税赋负担,有过几次对官员的精简。

其中对比较特殊的掌管财政的部门,多出了一条背景审查:

为了防止运脚钱,尤其是联络地方龙头中转航运的经费被贪墨,严禁地官官员和地方漕帮势力有联系。

用比较通俗的说法,这是古代版的政审。

【92L】政审……嘶,基因动了

【93L】突然笑不出来。

【楼主】然后吧,许尚书这个人早年间吃过亏,当上地官尚书之后比较喜欢未雨绸缪。

虽然知道武周前期的朝臣里有很多都是李唐留下的,基本上不会出现对朝臣在这方面的限制,她还是在卸任之前,提议将许敬宗从昭陵迁到乾陵。

……

【楼主】其实这么做,在外人说法里是有点趋炎附势嫌疑的,但是……

但是谁不想攀圣神皇帝的势啊!!!

【100L】就是啊,之前是父亲想葬在昭陵,也不是没帮他实现这个愿望,现在是女儿为了家族的未来,想给他动个坟改改风水,有什么问题吗?

【101L】许敬宗:反正你们没有人问问我的意见。

【102L】许穆言只是动了他的坟,他儿子甚至敢勾搭他的妾室,到底谁更孝顺不用说了吧?

【103L】楼上你……

【104L】恍恍惚惚,你们对孝顺到底

有什么误解?

【105L】而且讲道理,就是许穆言这一挪,才防止了许敬宗的陵墓被盗好吧

【106L】点头,昭陵和乾陵到底谁更安全,我们从后世的角度最有资格评价了。

【107L】是的没错!!许敬宗真的得谢谢许穆言。

【108L】越说越有道理了!

【楼主】武周重工匠,乾陵的建造又是集当时技艺的大成,还连陪葬墓都被纳入了设计,简直就是盗墓者的致命考验。唉,到现在都不知道,乾陵里到底藏了多少珍宝。

【110L】呜呜呜珍宝什么的不重要,我想看圣神陛下和文武陛下的日记,史书还是太远了。

【111L】谁不想看呢……在当时那个背景下,提出想要称帝的想法真的太需要勇气了,但是史书上记载得也太简略了喂!

【112L】不只是史书,圣神皇帝自己留下的诗文,在登基之后也不太多

【113L】试图迁怒那些太喜欢表现的笔杆子

【114L】试图迁怒不会作诗的文武皇帝

【115L】噗……求你们做个人

【116L】那不是还有神都月报的留存本吗?

【117L】(微笑)都怪太平王说文武陛下徒手开山,导致这个现在比较像武周传奇本。

【118L】……沉默了

【119L】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真的觉得太平王适合到现在来写震惊体,一定混得如鱼得水

【120L】对不起我是土狗我爱看这个

【121L】我也……

【122L】她只是崇拜姐姐,有什么错呢?

【123L】而且我是普通老百姓,我也喜欢看这种东西打发时间,那个时候又没有网络没有现在这么多娱乐项目。

【124L】回116楼:你这扯的方向不对啊,神都月报上又不会有圣神陛下的心路历程……

【125L】不过说起来,陵墓没被挖掘也是好事,起码没有人打扰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