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抄书的价值(2 / 2)
江月看过封面,上面署名的地方已经是她熟悉的人名。三孩子没想着把这么伟大的作品据为己有。
这让江月有些骄傲。
书是从她家的书院传播出去的,哪怕能帮到一个人,都不枉她辛苦一场。
而且她心里有个想法,如果可以,这些书本,她希望不仅仅是摆放在读书者的案头,她更希望这些书的内容能在百姓之间流传开来。
如此一来才会把书本的价值发挥最大。
要不干脆找几个说书人,以后书斋开门,可以选一个时间段对外讲学不过这样的说书人并不好找。光会说书,不懂田间杂事的人无非是个空架子……
江月越想越觉得事情太多。即便她日日不得空闲也做不了那么多的事情。
想着干脆将自己的想法和明思涌说了。
书斋虽说是三儿子提的但是目前没有分家那就是家里共同财产以后两儿媳的饭馆开业后,书斋的进项同样要分给明长生至于多的部分,江月打算自己收了。
反正作为家中辈老大,把持钱财本就是时下婆母常规操作。
江月倒不是为了这个身份而是这钱是她应得的。手中有钱心中才不慌。
她可不习惯朝别人伸手。
“娘,您是说要找个不仅识字还要懂农事的人来宣传书里的知识?”
只有深入接触过这几本书内容的人才会懂得这样的书籍有多难得。
要不是明思涌自己还想着参加乡试,他自己恨不得亲自上场。不过日日宣讲不太现实,偶尔为之还是可以的。
他低头沉思,想着认识的人里有谁适合这样的职务。
想了半天,明思涌突然道:“娘,我倒是认识一人。或许他会愿意试试。”
江月抬头:“谁?”
明思涌叹气道:“何仓延。”
“何仓延?”江月低声念了一遍,脑子里突然跳出一个清瘦人影。
那是明德盛后来收的一个学生,和明昌盛应该是同窗。
两人年纪也相仿,学问也是极好的,只是在考中童生后直接退了学,后来明德盛提过几次,原身一直没有放在心上。
“仓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