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0、他动心了(2 / 2)

加入书签

巷子口很安静,喻纾正要回家,没走几步,突然看见地上躺着一个人。

认出是隔壁家的程老太太,喻纾急忙过去,“程老太太,您哪里不舒服?”

程老太太有气无力,“我…我这是中暑了!”

程老太太上了年纪,身子不如年轻人很是正常,喻纾道:“老太太,我扶着您,您先站起来。”

程老太太:“好。”

把程老太太送回家,喻纾扶着她坐下,“老太太,我去给您请大夫。”

程老太太心疼银子,“不用,我躺一会儿就是,请大夫得多少钱啊!”

看着程家的摆设,喻纾明白程老太太的顾虑,她劝道:“老太太,如果您是生了暑热,那请大夫来看要不了多少银子的,小病拖成大病,反而花的钱会更多。”

一听说可能要花更多银子,程老太太慌了,“好吧。”

喻纾递给她一盏茶,程老太太接过来,靠在椅背上,“裴家媳妇,你搬来梨花巷这么多天,我们还没说过话,我该怎么称呼你啊?”

喻纾道:“老太太,您叫我阿纾就行。”

把程老太太安置好,喻纾又去医馆请了大夫,刚把大夫送走,程隽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程隽神色焦急,大步进来,“祖母,您怎么样?”

程老太太精神好了许多,“没事了,就是天太热,我受了暑热,是阿纾把我扶回来的,她还给我请了大夫。”

注视着面前的女子,程隽心生感激,急忙道谢:“多谢。”

“不客气。”喻纾笑了笑,把几副药递给程隽,“老太太还要喝药,你快去给她煮药吧,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等喻纾走后,程老太太忿忿地道:“隽儿,等你以后有了功名,除了裴家人,可别和梨花巷子里其他人家有联系,那些人可都是见死不救良心被狗啃了的人。”

“刚才我倒在地上起不来,杜家媳妇回来了,像没看见我似的,根本就不搭理我,还是阿纾把我扶了回来。”

程隽低下头,望着手里的药包。白发人送黑发人,程隽的爹娘出意外离世后,程老太太就变得十分固执和要强。

她老人家性子不算好,因此,常和巷子里的邻居起口舌之争,和杜家也吵过架,杜家人不愿帮忙,也不意外。

只是,没想到是喻纾救了他的祖母。

程隽突然想起一件事,“祖母,我去把药钱给喻姑娘送去。”

程老太太:“去吧。”

刚出去程家,说来也是巧,喻纾又遇到了李嫂子。

李嫂子拉着她,“阿纾,刚才可是你把程老太太扶回家的?”

“是。”喻纾不太明白,“李嫂子,怎么了?”

李嫂子道:“我不是和你说过嘛,程老太太可不是好性子的人,你还是少和她有来往。就像这次她生了病,明明是你帮了她,万一她非要讹上你怎么办?”

喻纾出了声,“程老太太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吧!”

方才程老太太都快晕过去了,为了省钱,还不愿让喻纾去请大夫,喻纾觉得程老太太不至于恩将仇报敲诈她。

李嫂子撇撇嘴,“那可不一定,你刚搬来县城,你不知道,上个月县里就出了这么一回事,有个姑娘好心救了一个老太太,那老太太非说是那个姑娘伤了她,还要让那个姑娘赔钱。”

听着李嫂子的话,喻纾心想,看来程老太太在梨花巷这些人中的风评不怎么样。

不管程老太太是好人还是恶人,这都和喻纾没什么关系,喻纾也懒得掺合这件事,只是,她也不能昧着良心附和。

喻纾浅浅笑了下,“嫂子,我知道您也是好心来提醒我。不过,程老太太的孙子是读书人,读书人最重名声,她应该不会做出这种毁名声的事情。当然,多谢嫂子的提醒,我以后会注意的。”

程隽拿来银子,急忙出来,打算追上喻纾把药钱给她。

然他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喻纾最后那番话。

程隽脚步一顿,心绪有些复杂。

祖母性子太过强势,梨花巷子里的人大都不喜欢他的祖母,他也不指望这些人会说程老太太一句好话。

可他万万没想到,喻纾会说出那样的一番话。

是啊,他是读书人,程老太太即便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为了他,也不会做出自损名声的事情。

梨花巷里的那些妇人,家里也有读书人,她们明知道这一点,却还是要对他的祖母指指点点。

唯一维护他祖母的人,竟然是和程家并不任何交情的喻纾。

程隽走过去,“喻姑娘留步。”

听到声音,喻纾转过身,“程公子,怎么了?”

程隽真心实意地道:“这是喻姑娘方才垫付的药钱,喻姑娘,还是要再谢谢你一次。”

喻纾没有拒绝,接了过来,“程公子客气了。”

这天,家里的绣线不够用了,喻纾买过绣线,刚才绣坊出来,不多时,雾蒙蒙的天空落下滂沱大雨。

她来的时候还没下雨,因此喻纾也没带伞,没想到,不一会儿功夫就变了天。

雨又大又急,街上的老老少少都急忙回家,只是,距离梨花巷还有些距离,喻纾只得找了间书肆避雨。

站在屋檐下,她拿出帕子,擦了擦身上和脸颊的雨滴。

“喻姑娘。”

这时,熟悉的一道声音响起。

喻纾抬眸,一身长袍的程隽,映入她的眼帘。

只见程隽在离她几步远的地方,鬓发微湿,衣袍肩膀处的颜色也深了许多。

刚才说话的人,正是程隽。

喻纾笑着道:“程公子,你也在这里避雨?”

程隽颌首,“我出来买书,忘记了带伞。”

买书出来,大雨落了下来,程隽顺势在这里避雨,远远的,他看见了喻纾。

天地间大雨连成一片,雨中一切的人或物,都朦朦胧胧,看不真切!

可在雨中的喻纾,那一抹红色的身影极其亮眼。

她穿了一件海棠色的裙子,眉如远山,眼若秋波,在茫茫雨雾中,像是被雨水洗涤过的海棠,格外的妍丽娇嫩。

面前的女子清丽动人,程隽的目光不受控制落在喻纾身上。

“我也是出来买东西,没想到会下这么大的雨。”喻纾浅浅一笑,“不过夏天的雨说停就停,应该不会持续太久。”

他离喻纾有四五步的距离,这会儿,程隽走过来,离喻纾近了些。

靠近喻纾的那一刻,一道淡淡的香气随着水汽飘过来。

程隽耳尖儿不由得红了下,好香。

闻起来浅淡清甜,很是怡人。

好像是喻纾身上的气息。

这个想法浮现在脑中,程隽耳尖更红了。

看了喻纾一眼,他低下头,“那日,是你给我祖母请了大夫,还垫付了药钱,我祖母身子无大碍,也多亏了你。喻姑娘,多谢。”

喻纾打趣道:“这是你第几次向我道谢了?”

程隽一怔,面上涌出几分不好意思。

喻纾笑吟吟地道,”邻里邻居,互帮互助嘛!举手之劳,你不用总放在心上。”

喻纾又问道:“对了,程公子,老太太的身子怎么样了?”

程隽道:“前几天就痊愈了,前段时间天气太过炎热,我祖母身子受不住,后来用了药,就好了。”

喻纾点点头,“这就好。”

客套的话说完,两人并不熟悉,气氛很快又冷了下来。

但两人是邻居,一言不发,也太过生分。

等耳尖的薄红下去,程隽道:“裴婶子最后同意林儿出海了吗?”

“你怎么知道?”喻纾瞪圆了眸子,她猜到:“那天的动静,你听到了,对不对?”

程隽点头,“是。”

喻纾不好意思笑起来,“让你看笑话了,是不是打扰到你和程老太太了?”

程隽赶忙摇头,“没有没有,我觉得挺好的,热热闹闹,总比冷冷清清好。”

喻纾想起从李嫂子嘴里听到的有关程家的情况,难怪程隽会这样说。

她笑着道:“人多了,也不好,人一多,事情就多。林儿想一出是一出,我娘语重心长教育了他一通,他又不想出海了。”

“教育?”程隽不解地道:“不应该是教训吗?”

隔壁的裴母可都打裴林的屁/股了。

喻纾弯了弯眸子,“看破不说破,我不得给我婆母留点面子嘛!”

喻纾笑起来时,眸子里仿佛盈满了光华,晶莹动人。

程隽心弦一动,喻纾是他见过的笑起来最好看的姑娘。

梨花巷新搬来一户人家,总是会引人注目,程老太太和其他邻居聊天时,也打听了不少裴家的情况。

喻纾读过书,又会刺绣,性子还很和善温柔,这都是程老太太闲聊时告诉他的。

还有,每天听到隔壁裴家传过来的动静,有时是喻纾在和弟弟妹妹们说笑,有时是她板着脸教育家中不听话的孩子。

喻纾的声音很好听,在书房里听到喻纾的声音时,他脑中总是会浮出女子那张姣好的面孔。

只见过喻纾两三次,可喻纾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喻纾这样的姑娘,长得好看,性格又好,不仅给程老太太请了大夫,还维护了程老太太的名声。

她和其他人都不一样。

便是圣人,见了她,也很难不心动吧?

程隽不是圣人,所以,他也会心动。

程老太太天天念叨让他娶妻,以前,程隽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可这段时间程老太太提起这个话题时,浮现在程隽脑中的女子,不再是空白,而是只与他见过几面的喻纾。

望着喻纾脸上的盈盈笑意,程隽跟着笑了起来,然而,下一息,听到“婆母”两个字,他愣在原地。

婆母?

原来喻姑娘已经嫁人了!

原来喻纾不是裴家的女儿,而是裴家的儿媳!

程老太太怎么没把这件事告诉他呢?

作者有话要说:裴渡回到家,突然发现多了一个隔壁老王,哦,不,是老程!

今天事情太多了,也只一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