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以前(2 / 2)
“我知你下不了决心,但是我的话会一直算数,你若想通了再与我说。”崔叙直接打断她的话,“时辰不早了,早些归家吧。”
桑榆微微弯腰,行了个礼,逃也似的走开了。
薛如英看见桑榆走远,忍不住问崔叙,“叙之,你……”
崔叙见薛如英叫他的字,知道她是私下询问,反问道:“如英,你当年为什么来大理寺?”
薛如英傲然道:“自然是大理寺是沉冤昭雪之地,我大兴儿郎当以肃清天下冤屈为已任!”
崔叙道:“既然如此,桑小娘子便值得。”
薛如英思索片刻,突然道:“是我魔障了,我突然期待郑少卿见到桑小娘子的表情了,一定很精彩!哈哈哈哈!”
崔叙摇摇头,心里也开始期待起来。
被期待的桑榆小心地踏出大理寺的大门。
看门的差役见她出来,纷纷笑着打招呼,“桑小娘子慢走,有空常来。”
桑榆笑着和他们挥挥手作别。
桑榆没有叫马车,而是沿着大街上慢慢走,此时天色虽未暗,但也即将闭市,百姓匆匆忙忙地往家中赶去,闭市后他们只能回坊里活动。
这是本朝最为严苛的宵禁制度,夜晚来临的时候,繁华的朱雀大街回归沉寂,除了金吾卫和更夫之外,非圣人下令,任何人不得外出活动。
正是这项制度将长安近一百万人口管理的井井有条。
这也让夜晚的犯罪率直线下降,可是哪怕是青天白日,在看不见的角落总有肮脏的事时刻发生着。
桑榆曾经怀着匡扶正义的理想进入法医部,可还没有等到她发光发热就被一道闪电送到了古代。
不仅如此,她的身体还变小了,成了一个被洪水淹没了家乡,失去亲人的孤儿,若不是桑蓁的阿娘救了她,给她吃穿,拿她像亲女儿一样照顾,桑榆只怕早已死去了。
对桑榆来说,为桑蓁的阿耶阿娘报仇是她此生的动力。
可是,这并不表示桑榆就失去了成为一名法医的理想。
法医界有一句话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