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第12章(2 / 2)

加入书签

赶紧过来领取优惠票,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啊!”

人群再次掀起小高潮。

还有这好事?

买东西,只花一半的钱?

这沈家百货是疯了吧?!

这样能回本吗?

不少人心里怀疑起来,但架不住贪便宜的心里占据了大脑。

所有人一窝蜂似的,按照伙计们的要求,排好队,开始领取优惠票。

这就是沈柏玉定下的第二个规章制度:

以优惠券的方式,勾起人们狂热的消费欲望。

东西便不便宜,先不说,能成功卖出去,把这群积压的货物,变成钱,才是硬道理。

经过前面的门口两关,人们购买的欲望已经上升到了最高。

大家一方面好奇,沈家百货到底卖些什么。

一方面,更是被免费的小吃,五折的优惠票刺激的双眼发红。

不少人心里被植入了一个概念:今天不买,那就可惜了。

手上的优惠票,有效期可就只有今天呢。

赶紧买买买!!

再往里走,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货架。

整个铺子一共五层,每层都有十个左右的货架。

沈柏玉在每个货架旁,都安排了一个伙计,负责介绍讲解,维护人群秩序。

第一层,沈柏玉把十个货架分为了干货区和生鲜区。

干货区放山上收来的晒干的蘑菇,菌子,水果干之类的东西。

生鲜区放沈家酒楼每天卖不出去,要被丢掉的蔬菜。

沈柏玉把蔬菜全部分门别类的放好,让伙计们摆放整齐,把发枯发黄的菜叶子,全部拆掉。

有些菜甚至要洗干净之后,才能摆放上货架,进行售卖。

看起来,生鲜区没有集市上的新鲜,但胜在价格便宜,量多,摆放在一起,看起来很是震撼。

许多东西,量一旦大起来了,就很刺激人们的购买欲。

沈柏玉安排的伙计们,准备了不少篮子,给需要购物的人们,人手发了一个。

随后,大家开始了疯狂的采购。

目的很简单:填满篮子,多买便宜的东西。

眼看第一层的货物,卖的不错。

沈柏玉满意地笑了笑。

看来现代超市的摆放,果然有效果。

哪怕在古代,用起来,也是好用的。

干货区和生鲜区,进展良好。

就这样,第一层,被沈柏玉用来处理沈家酒楼卖不出去的东西。

第二层,沈柏玉如法炮制,货架上放上了米面粮油。

为了便于售卖,沈柏玉将米面粮油全部分成小袋,小瓶进行包装。

普通人家,很少一次性购买大量的米面粮油。

小份的包装,更能刺激大家随手买一买的想法。

左右这些东西,家里都要用不是?

什么时候买,不是买呢?

反正这么便宜,干脆今天就买了吧。

好一些的瓶子,用了琉璃或者瓷器的材质,装了油后,价格卖的更贵。

还有一些油,走平价路线,用切好的竹筒,做了盖子,储存起来。

很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