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6第36章(2 / 2)

加入书签

这话说的毫不留情面,赵德子脸色通红,气的不轻。

但是对上村长,他又不敢放屁。

其他人嘻嘻哈哈打趣,很快转移了话题。

这段话在在座的人心里留下一阵涟漪,今晚上又有一群人睡不着觉了。

都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其实正月的春风也褪去了冷冽。

过了十五,李春花就开始去县里上工了。

马师爷专门在县衙给她收拾出来一间办工的小屋子,摆上桌椅和笔墨纸砚。

先去工坊里面视察了一番。

凉粉的产出已经十分稳定,客源暂时没有增加,主要是车队暂时去不了更远的地方。

如果能和港口的海船联系上,说不定能有更多的订单。

扩大工坊是个大工程,柳县令暂时还没这个安排,李春花也就不想了。

工坊没什么问题,她又去了农官处。

赵农官整天都泡在试验田那边,周农官则是在记录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

他们两个一文一武,一静一动,配合的十分默契。

“周师傅,您在写日记呢?”

李春花带着自己做的小蛋糕,敲开了农官处的大门。

“哎呦,小徒弟来了,快坐快坐”

周农官眼尖,一看就看到李春花手里的小盒子,顿时笑的见牙不见眼。

这可是金贵的蛋糕,吃过一次就不会忘。

上次李春花给了他们一个小蛋糕,两个老顽童还差点打起来了。

他就带了一点点回去给孙子吃,结果小孙子天天缠着他买蛋糕吃。

这东西只有隔壁清水县有,还要排队预定,他上哪儿弄去。

“师父,这是给您和赵师父的,一点心意”

李春花把两个小蛋糕摆在桌上,一人一个分好。

“哎呀,老赵那个粗人,吃的明白吗,给我就行了”

虽然是这么说,周农官还是把给老赵的那份小心翼翼的给他放好。

他家有三个小孙子,可不够分的。

俩人寒暄了一阵子,说起了葛根藤。

“对了,小徒弟,葛根现在长的很好,你看看什么时间把它们移栽出去”

“我有预感,这个葛根肯定会给我们惊喜”

说起葛根,周农官很是激动。

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令人惊艳的作物了。

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家族几代人才能培育出来一个良种。

就靠这一个良种,能养活一整个家族。

葛根对于周农官而言,不亚于是天上掉馅饼。

“先去看看再说,现在土地刚化冻,还不适合”

“最早也要等到3月份”

叫上另外两个徒弟,一行人去了试验田。

试验田里葛根藤长势喜人,现在已经窜了一米多长了。

周农官拿来小锄头,挖开一根藤的根部,可以看到一个拳头大小的根茎。

这个就是他们要采收的葛根。

周农官兴奋的脸都红了:“小徒弟,你看,长的多好”

李春花也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