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章 借调纺织厂(1 / 2)

加入书签

现在聋老太太虽然快60了,但身体硬朗,院里现在还有几个老大爷和老太太,所以在还没熬死这些人之前,聋老太太还不敢在院里作威作福,不过这其中有易中海的功劳

不过对傻柱确实挺好的,傻柱结婚她以长辈的身份送了赵秀霞一个银手镯,这使得傻柱心里万分感激,家里做好吃的都会端一碗过去

现在剧情都已经发生改变了,後面院里的老祖宗应该不会出现了吧

第二天

果然,名声就已经传出来了,现在不止厂里人知道,连附近的工厂也知道轧钢厂有个年轻的八级工,不但自己学的快,教徒弟也教的好

这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夸张,要不是建国以後动物不能成精,就差说杨建国是文曲星下凡了

为此,上面的领导还特意查过杨建国

得到的结果让领导不由侧目

首先,杨建国家里父母是为祖国牺牲的,这个可以确定杨建国本人绝对没有问题

然後在轧钢厂做学徒工时上班积极学习,这在老师傅们和厂领导那里也确认过了

只能感慨这种机遇都能让他碰到,果然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於是也没管

随着时间的推移

杨建国从小到大,还有工作什麽的都被打听的清清楚楚,院里的大妈功不可没

纺织厂厂长,最近有件烦心事

厂里去年新进了一台老大哥的纺织机,效率是现在机器的三倍还多

最近却因为出故障,厂里的工人修不好,已经修了三天了

今天他也听说了杨建国的事

本来只是随便听听,後来还听说了轧钢厂也引进了一台老大哥的机器,而且有问题找杨建国,一修就好,他还学习了俄文

纺织厂陆厂长就起了心思了

他先来到车间,询问了车间主任,那台机器还要多久修好

车间主任支支吾吾的,意思就是暂时修不好

陆厂长一听就想发火,但想了想也是没办法,毕竟俄文大家都不会,照着资料修也不行呐

何况第二天就找了会俄文的翻译来试过了

於是打了个电话到轧钢厂给杨厂长,说明情况,杨厂长也答应借调杨建国

随後陆厂长就让司机开小车去接杨建国

至於说让杨建国骑自行车过来什麽的

到底是谁求谁啊,这点人情世故都不懂,他这厂长怎麽做的上来

杨厂长找到杨建国说了等下去纺织厂帮忙修下机器,杨建国觉得在厂里也没啥事就答应了

轧钢厂离纺织厂骑自行车大概一个多小时,小汽车的话十几分钟就到了

陆厂长司机接上杨建国来到纺织厂

陆厂长在厂门口接到杨建国便开口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