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张家来人(2 / 2)
杨建国才问道
“秦淮茹,这是怎麽回事?”
秦淮茹就把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今年秋收以後,张小花的大哥见今年收成不错,就想着给小儿子找个媳妇,毕竟过了年就18岁了,这在农村可是大龄小伙了。
於是就托媒婆去找了门亲事,张小花的侄子张得胜见过姑娘以後,也是一眼就相中了。
但是姑娘家里不要钱,就要二十斤粮食,张小花的大哥听到要二十斤粮食,就不愿意了。
就今年上半年,10斤粮食都任你挑,现在居然要20斤,真当我是冤大头啊!
只是,儿子张得胜喜欢啊,张得胜奶奶听到也同意,张父也只能点头同意。
因为粮食,村里还没发下来,於是就跟媒婆说缓两个月,年底结婚,媒婆跟姑娘家里说了这事,姑娘家里也同意了。
但是等粮食发下来以後,张父就愁眉苦脸了,这发下来的粮食都不够自己家里撑到来年秋收,再减去二十斤,一家人还怎麽活啊。
张母就想向四个女儿家里要一点,只是张父知道自己女儿家里过得怎麽样,四个女儿都是嫁到附近村里,这几年过得怎麽样,也是有目共睹的。
再加上四个女儿都有孩子了,自己家里都不够吃呢,张父还是很好面子的,就不愿意向女儿开口。
张母见丈夫这样,又提出跟张小花先借点粮食,他们可是知道贾张氏家里有100多斤粮食的。
但是张父还知道,这是她们院里人捐给自己妹妹家的,人家都靠别人捐粮了,好面子的张父就更不可能开口了。
家里的老太太知道儿子这样,也没说什麽,只是自己每天吃得很少很少,老太太想省下粮食来给孙子娶媳妇。
本来老太太就很瘦,现在吃得那麽少,没两个月就病倒了,病倒以後老太太也不让家里请大夫。
每天就喝点去山里采的药喝一下,就这样熬了快一个月,但是身子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
这时候的张父也不管老太太是否同意,直接就去请了大夫,这个大夫还是个赤脚医生,看病全靠猜。
看好了,万事大吉,自称华佗再世,看不好就是你病的太重了,即使扁鹊重生,那也是无能为力。
很不幸的,老太太的病,他看出来了一点,毕竟这麽瘦,明眼人都知道是饿的。
但是他不知道,还有营养不良这一说法,只是开了点药,让张父给老太太多吃点东西。
老太太是药照喝,但是东西可就不怎麽吃,还是跟以前一样,并且还让儿媳不要煮太多粮食,煮多了,自己也吃不完。
就这样,到了年底,老太太的意识都开始模糊了,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大家也知道老太太活不长了,这时候的张父,每天都陪着老母亲,哪里还记得要通知张小花。
直到今天上午,老太太醒来,嘴里一直喊着小花,小花,张父才想起来自己的妹妹,连忙就去请村长派个人进城里通知张小花。
只是现在的天气,路可不好走,走了一下午,到晚上才来到四合院。
贾张氏知道事情以後,哭的那叫撕心裂肺啊,心里一直在怪自己,为什麽都快过年了,不回去看看老母亲。
虽然现在贾张氏恨不得立马回到老母亲身边,但是大晚上的也不太现实,心里难受的一批,所以只能一直哭喊着。
想到困难时期,自己回到张家村,母亲对自己这麽好,贾张氏心里更是难受,现在更是哭的眼睛都开始肿了。
等秦淮茹说完,杨建国想了一下就说道
“小秦,你先去家里拿点吃的给这位同志吃。”
秦淮茹连忙点头答应,进屋里就去拿吃的了,杨建国给来送信的人发了支烟,嘴里还感谢了人家。
然後院里人都看着贾张氏,大家都沉默着,遇见这种事,众人去安慰人,人家也不会听。
大家都看着杨建国,有事找三大爷就对了,反正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什麽是三大爷解决不了的问题。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 已经修正了, 如果还是无法保存, 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 清除浏览器的Cookie, 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