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章 蓟州政令(2 / 2)

加入书签

所以他向皇帝申请,借来了东方旦。

有这个蓟州乡人作证,百姓们确实看杨颂的眼神少了不少警惕,只是仍旧犹豫。

这时候孙、赵两家的人也出来,直接就当着所有人的面,表示他们愿意现在就登记上,接待把所有新农具都买上,牛也买上十头。

没有找托的杨颂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们两家也不缺钱,就不要借贷了吧。”

“杨郡守也知道,我们此次也是把家中存粮都带过来了,实在也没多余的钱了。”孙令?的父亲孙彪摊开双手。

赵申也打趣到:“可不能因为怕被人说徇私,杨郡守就不让我们买了。”

几天前的老友,现在他们要管人家叫郡守,身份的改变虽然会让人有些不太舒服,但是老友现在管着蓟州这一大郡,未来家中子侄的前程真的要靠他的,再酸也得微笑。

每样新农具他们两家都各定了两套,牛一家只要十头,意思意思来支持杨颂工作,也置办点资产。

如果是平时,牛他们是很愿意多买点的,现在比起这点牛,家族未来才是他们最在意的。

就算眼见的这两个人是新郡守的朋友,但好歹也是出来了人先带头响应了。

距离送他们回家还有一天的时间,杨颂委托东方旦在和乡人们沟通沟通。也不需要劝他们什么,只需要他们不知道的,想问的,他都解答一番就好。

在征得皇帝同意后,东方旦爽快的接了任务。他年纪不大,志气不小,没读过书,但是看得出来皇帝是想让这里变得更好,他也想看见乡人家家都能用上好用的工具,户户都有头牛。

于是在杨颂上午讲完一番走后,旦就被乡人们围住不停问着问题,他也这几天养好一些的嗓子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