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蜀盐(2 / 2)
“这是我等鲁氏子弟,在齐地之时钻研数年的成果,今特来呈献陛下”
工官接了帛布,他也好奇,昔日鲁大师的弟子,现在也沉寂这么多年了,能特意给皇帝呈现给什么东西。
没有图穷匕见的世界,工官展开布帛给小白看,小白和一旁的少府令确实都很惊讶。
简单的图纸并文字,小白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什么,还是尚且停留于理论阶段的地下深钻技术,用途是盐矿。
之所以说它还是理论阶段,皆因为上面的结构井架结构图算是完善,但是具体深钻钻头部位,依照现在的材料还有些困难,想要在在地下深处寻找盐矿,抽取盐水熬盐,青铜材料和现在的铁器强度还不太够。
不过光是理论阶段的技术,也已经想的很完善了,具体的还要去盐矿现场实时勘测测量。
但小白有个疑问,“齐地靠海,本就有盐场,北有长芦,南有淮盐,鲁氏怎会钻研地下盐矿提取技术。”
鲁氏在齐国,齐国不缺盐,下面的吴国也不缺盐,上面的燕国也有盐,而且都是海盐,没有用得到需要深井技术的地方。
鲁智也不隐瞒:“昔日先祖还在时,有蜀中大商特意携重金上门,想求先祖能想出让蜀地人皆能吃上盐的办法。
先祖并未收取重金,但也一直在研究此事,可惜生前未曾完成。之后我们鲁氏子弟也有人去蜀地寻盐,一直为此事想尽办法……”
鲁氏子弟之后也有派人去蜀地勘探,然后回来整个鲁氏一起想办法,中间有几十年因为战乱的原因,他们鲁氏子弟去蜀地的活动停止了,但是晋稳定下来后他们又重启计划。
直到前两年,才一起研究出这个技术,现在问题就只是停留在设计层面,没有实地勘测,具体如何他们也不能保证,但总归是个可以值得尝试的新方式。
鲁智的话,少府令已经信了大半。
在自贡民间盐业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