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1第五十一章 絮叨(2 / 2)

加入书签

又没几日,长柏哥哥带着海氏回京述职。见他没带多少东西回来,就知道,怕是要继续留任,这次回来只是接娃的。王氏甚是不舍自己小孙女,小孙女也是抱着王氏不放。后来海氏见了洪嬷嬷洪姑姑,最终决定只是带走全哥儿,留着慧姐下来。慧姐当然不愿意弟弟离开,王氏哄了半天才好了。

九月初柳氏生了,一个闺女。长枫哥哥十分欢喜,因为这女娃跟他颇为相似。海氏跟长柏哥哥一商量,等到新任出来,他就先回去。海氏等到柳氏可以管家,这才去长柏哥哥任上汇合。

如此,到了九月下旬,吏部考绩出来,盛宏老爹一如既往得了优,长柏哥哥亦然,且真的留任。可是海氏却是不去了,长柏哥哥得了消息,可能明年他就要换地方。就不要海氏带着孩子来回折腾。如此,王氏高兴,慧姐开心,倒也忘了给长柏给哥哥准备贴心之人。颇为意外是,这王舅父居然要外放了,是去江南的扬州府任同知。怕是这一去,全家应该不会再回京了。

等待王家离京。王氏就是远远瞧着,摸了一把泪,我跟明兰陪在她左右。王老夫人不准王氏送行。因为长柏哥哥提前三天离京,来送行只有盛宏老爹,华兰一家。王老夫夫人一直阴沉着脸。想来是因为她以为的场面没有出现。倒是王舅母开开心心。她家娘家本来就是江南富族,如此回去,想来王家表哥亲事什么不用再担心了。

只是……这世道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没几日,刚刚还在被我们念叨永昌侯府出了大事。老侯爷不到五十的年纪在西郊大营校场猝死,还是倒在皇帝面前……

永昌侯府事儿是小,皇帝亲临西郊大营一时间众说风云。大周传至今日已经是第四代,第二代平稳过度,第三代是太宗铁腕,给仁宗留给太平下。可是,这仁宗经历申辰之乱,儿子死了七七八八,留给当今是个烂摊子。崇德初年的荆谭之乱还历历在目,如今外敌蠢蠢欲动。怎得不叫人人心惶惶。等到了十一月上旬,皇帝命钦天监择一吉日,御驾亲临西郊燕云台,点齐将帅,歃血祭天,随后兵发三路,齐奔陇西而去(此句摘录原著)。京中众人翘首以盼,只等大军得胜还朝。

且不管外头风起云涌,盛家我们这一辈最小的长栋,却是亲事定下了。说起来还是日行一善小少年给自己争了一门好亲。也是因为长栋,我才想起来还有常嬷嬷常年等人。曼娘,一个我几乎要忘了的人物,也再次被我想起。瞧着明兰刚刚有些显怀的肚子,许多话我还是没问出口,若是帮不上,就别去给人添堵,是我一贯作风。

想到长栋我就想到那年遇到水贼,拉着我要我不怕的小少年。多少年了,我们是真的不太亲近。盛老太太说的对,我是一个性子冷的。所以长柏哥哥我没去巴结,海氏也是保持着距离。到了柳氏,到底算是亲嫂子,我自然会有不同。如今长枫哥哥认真读书,有女万事足。身边曾经的莺莺燕燕说是柳氏不好意思打发,让林姨娘去做。林姨娘知道后,大叹长枫哥哥娶了媳妇忘了姨娘,到底也是处置了。如此,倒是让盛宏老爹在柳大人这里长了不少脸。然,长枫哥哥对柳氏说,

“四妹妹如今嫁了人。我当哥哥自然是要做给妹夫看。他们家虽然嫡房没什么通房妾室,保不齐这个人自己呢。还有我要是身边左一个,右一个,以后怎么去说嘴女婿。”

如此,柳氏对我甚是满意。我那长枫哥哥时常拿我放在嘴边,说我在家的不觉得,嫁了才感觉妹妹好。如此倒也促进我与柳氏的和睦。

另,柳氏得女至今,林姨娘也是悄默默的搭把手。实在是因为她如今算是明白了自己姨娘身份,跟我也是悄悄哭了一把,也不至于去给长枫哥哥惹麻烦。到底,姨娘就是姨娘,以为可以争个正经太太的荣光,事到临头才知道自己无知。

于是,林姨娘一把年纪对着盛宏老爹大哭一回,哭的不是要什么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