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过往(2 / 2)
许是有什么急事。
周月安点头,“好,明日我写一封回信,还拜托大人帮我送回去。”
谢闻?嗯了声,再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之后便离开了。
周月安凝着手中尚有他指间余温的药瓶,一时发怔。
而京城宫阙之中,尊贵的龙椅之上,皇帝面无表情地仍开手中的折子,捡起另一本,又又看到大致相同的内容,终于忍不住皱起眉,身边候着的内侍公公见状递上去了一盏热茶。
“陛下,要不今夜就早些休息吧?”
皇帝示意他放下,忍不住揉了揉额,“谢卿有消息了吗?”
内侍恭敬道:“回陛下,谢大人回信,人在清河,再过两日便能赶回来。”
皇帝闻言冷笑一声,“亏得他还知道跟朕打招呼,京官私自离京,他是嫌御史台每日的折子递少了。”
他语气中嘲讽明显,内侍低着头,不敢说话。
见皇帝神色缓过些许,才试着出口劝道:“陛下也莫要着急,亲王的手伸得太长了,谢大人也是在为你分忧不是?”
皇帝沉默,他看着案前垒成小山一般的折子,其中半数都在赞誉亲王功绩,要给他加官晋爵,亲王司马川避居一隅,与名为善,明面上是个闲散王爷,可皇帝心里跟明镜似的,他收买人心的本事比他用得还炉火纯青。
朝中有半数大臣是偏向他的,不然他这个新帝当年也不会为了稳固朝局想要把戍边在外八年之久的谢闻?召回来,当年的他身边太需要一个手腕强势狠戾的臣子。
如今,也需要。
而手握兵权而与王爷心有嫌隙的谢闻?,便是极好的选择。
谢闻?的母亲,一品诰命夫人,而当年却在司马川的封地之上遇难,原因竟是突发山洪。谢闻?的父亲当年镇守边疆,因战事吃紧无法得归,是年仅十二岁的谢闻?独自一人去扶灵柩归京。
同年,谢将军战死沙场的消息传来。
一年失去双亲,谢闻?守孝三年,一人独守诺大谢府,而祸不单行,谢府接连走水,小谢闻?也频频受伤,体弱多病。
当年先帝也着实昏庸,醉心酒色,朝中命官接连出事,庸帝简单过问一句后,便再无下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不配得到为君者的关怀,何其让人寒心。
这也便罢了,忠臣被驱逐殆尽,庸帝身旁尽是谗言之辈。
遇事问鬼神,祭祀卜卦,问天象,竟说谢闻?是大凶之子,需遣离京城,不得归京,否则与陛下圣体相冲,冲撞天运。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有人给盛极一时的谢家作局,但无人敢说。因为敢说的人,都被赐了白绫毒酒,不过死法不同罢了。
有人早早乞骸骨,以求安稳度日。
朝堂之事,荒唐之至,可却就是这般发生了。
青史记载庸帝半生,谥号为厉,荒唐的朝代就此翻篇,百废待兴。
谢闻?不待守孝期满,自请前去他父亲戍守之地,承袭父亲遗志,年少的谢闻?便送往边疆,天寒地冻、缺衣少食、孤苦无依,谢闻?都经历过。
他从最低等的兵士做起,用军功一点点累积起他自己的声望。
没人记得他是谢将军之子,但如今所有都知道这位满朝文武皆三分忌惮的谢大人。
皇帝践柞之际,他焦头烂额,一方面要收拾先帝留下的烂摊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