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跨时空引力扭曲装置,折迭维度空间!(2 / 2)
蓬勃发展。
各类原型机疯狂测试,民间研发的许多机器算力甚至已经追赶上了米国的顶尖超级计算机。
量子通信技术,如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等,将信息传输的安全丶稳定丶效率进一步提升,开始拟构建全国性的量子网际网路。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华夏吗?!」
徐明辉听完了杨墨的话,神色有些难以置信。
华夏……
发展的太快了。
远远超出了他的想像。
这几个月。
比过去几年发展的速度还要惊人。
「没办法啊。」
杨墨轻叹了一口气,神色中有种无形的紧迫感:「我们的敌人,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强大。」
那两次帮助过华夏的存在。
都已经通过石碑传讯。
提醒他了。
说明现在华夏的实力,远远还不够。
「院长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攻破剩馀的【空间虫洞技术】,早日打通前往异界的通道!!」
徐明辉郑重点头道。
目前为止。
他已经率领二十四个攻坚小组在天门基地奋战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还差六个分支技术未能完全攻破。
「着手准备吧。」
杨墨点了点头。
……
当天下午。
各部门紧急协调,两座可控核聚变能源站的能源尽数调配到了天门基地。
「轰!」
伴随着一声巨响。
跨时空引力扭曲装置全面启动。
机器嗡鸣。
连带着泰山都有了轻微幅度的颤抖。
空气中。
光线隐隐出现了扭曲。
杨墨和徐明辉并肩而立,站在九章四号的屏幕前。
静静等待着。
不久后。
屏幕上,出现了复杂的数学模型与动态模拟图,彼此交织缠绕在一起。
蓝色的光点代表着稳定的量子纠缠能量流,它们如同织网的丝线,在虚拟空间中精密编织,以超光速的速度前行,抵达了一个充满奇异美感的三维构架上。
这个构架。
正是九章四号锁定的异界坐标点。
在确定了锚点后。
跨时空引力扭曲装置功率开始爆发,一股股无形的力量顺着先前的通道抵近坐标点。
如触手一般。
拉拽着这个坐标点。
在另一个维度上,朝着地球缓慢靠近着。
「稳定性参数正在接近预期阈值。」
徐明辉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变化,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接下来,便需要耐心等待另一个维度上的两空间迭加重合了。」
「预计要多久才能完成?」
杨墨问道。
「引力扭曲度已经达到最高值了,以当前的能量功率输出,十天便可完成!」
徐明辉看着屏幕上的复杂数据,很快便推算出了结果。
同时心中默默预估起来。
十天时间。
应该足够他们将剩馀的六个分支技术,全部攻破。
届时。
两点重合,微型虫洞诞生,便可以着手研制【三界传送门】了。
「现在这情况,泰山估计也不适合旅游开放了。」
杨墨瞄了眼脚下,沉吟道。
随着跨时空引力扭曲装置的全功率运行。
泰山都跟着有了轻微的颤动。
天空中。
所有光线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扭曲。
越往后。
随着那个异界坐标距离地球越来越近,还可能发生不可控的事情。
比如说未知的穿越事件。
为保证民众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觉得。
泰山有必要暂时封闭了。
……
同一时间。
华夏。
网络上。
泰山的异常现象,再次被网友们发布到了网上。
引起了许多人的围观讨论。
「好家夥,我现在就在泰山脚下,这抖的也太厉害了吧,吓得我赶紧往空旷的地方跑!」
「我也在泰山上,不会是地震了吧?」
「兄弟们,我马上到玉皇顶南天门了,泰山也不过如此,若不是要地震了,我登顶岂不是轻轻松松!!」
「那天上的云,怎麽变成这个样子了?」
「……」
每个泰山的视频下面。
都有一大堆人评论。
还有人艾特了当地的地震局,询问是否发生了地震。
话题讨论的愈发激烈。
一时间。
各种猜测和谣言,如野火般蔓延开来。
不久后。
一位自称是地质学爱好者的网友站了出来。
发布了一个详细的分析贴:「根据我的观察,泰山的这个异常现象,完全不符合地政的特徵,既没有周期性波动,也没有地逛现象,更像是某种巨大机械装置启动时的共振效应。」
「所以,才会给一种抖腿的感觉。」
该贴的下方。
又涌现出了大量网友的评论回复。
「真的假的?什麽大型的机械装置启动,能将泰山给带动?」
「我也有疑惑,机械共振,使得泰山跟抖腿一样?」
「博主,你知道泰山有多重吗?你确定有机器能把泰山震成这样?」
「我是学数学的,给大家算一下泰山有多重,其山区面积是121平方公里,还把为1524m,体积大概为5.445×10^10立方米,按照岩石的平均密度2.6g/cm^3来计算,最后的结果是1.4157×10^14kg,也就是1415亿吨。」
「……」
由于太过匪夷所思。
绝大部分的网友,都不太相信这名自称地质学爱好者网友的分析。
比起业馀人员。
他们更愿意相信官方地质部门的解释。
然而。
他们等了半天。
没等到泰山地质部门的解释。
反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