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番外(2 / 2)

加入书签

这时旁边一位大娘也忍不住接话了:“不止呢,那会儿别的地方都说自己粮食多,就我们这儿,在郁书记的强烈要求下,该是多少是多少,早年还有人背后骂她呢,等到干旱一来,就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了。”她老婆子是不懂官场,可她懂谁让她们没挨饿。

“对对对,而且因为郁书记,我们县妇女的地位都高了,郁书记早年在妇联干过,后来对厂里的要求就是男女平等,除非特殊场子,不然都按照一半一半来招人。”

听到这儿,那位外地来的发出了疑惑:“那你们县里的男士不闹?”

“闹有什么用,郁书记出去谈的单子出的方子。”

外地来的就懂了,这就相当于前期难干的都干了,谁来开这厂子都是坐着捡功劳。既然如此,招男招女都不重要了,毕竟伟人也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不是。

“干旱前,郁书记听老人们说气候感觉不对后,又一次力压众议,让各个厂子抽钱和国外换粮食。也幸好我们县厂子发展的好,有钱买的多,再加上郁书记让大家种抗旱的粮食和水果,我们县里才没死人,养活了自己,还支援了不少出去呢。”

“对对对,为此咋们郁书记还得了大领导的表扬呢。”那可是最大的领导啊,谁听了不羡慕。可是想想郁书记做的,又觉得都是她该得的。

外面的议论郁竹陆陆续续的都听见了,对于现有的成就,她只能说自己占了先知和时代的运气,换个人来也不会差的。

倒是大领导的表扬,很出乎她的意料,得到这句夸奖以后,她做事儿比以前更加有动力了。

这真的是个很好的时代,好到她时常觉得自己不够努力都对不起别人,也对不起自己来了这么一趟。

想到这儿,她转身对向青柏说道:“先说好,孩子我负责生,你负责养。”

向青柏点头,这是夫妻两早就说好的事情,他现在升上去有一段时间了,该理的事儿都理清楚了,这几年随着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前几年科技上取得的成就,使得中国安稳了不少。

比起郁竹,他的时间更多:“你放心,你只管陪孩子玩,其他的都我来。实在不行,咋们请个保姆。”

以她两的地位,请个保姆没人会说什么,这些年一直没请不过是用不上罢了。

“请阿姨就算了,你放心我可不放心,让我妈过来搭把手吧。”没有长时间接触的阿姨,一来就带孩子可不行。等孩子再大点,能跑会跳了,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而且两人现在家里最好不要进不知根底的人,还是慢慢找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吧。

郁竹说不放心,向青柏就打消了自己的念头:“让妈来也行,就是妈年纪大了,带孩子也累。”

“让我爸也来呗,等到寒暑假那么多小的,随便来两个搭把手。”两个老人来也不用怎么干活,有些能拖的事儿向青柏下班回来干。

到底是自己爸妈,不会让她们累着。

“不过我们得换个大点的院子了。”因为两人住习惯了,即使向青柏升职也没换房子,还在原来那儿住着。现在既然有了孩子,两人又住在县委大院,干脆趁这段时间把院子换个大的。

“好,我回去就写申请。”

“别忘记把我的礼物挖出来,找个好地儿藏起来。”郁竹可是一直没忘记自己埋起来的东西,现在不能带,以后总有能带的时候了。

她这几年随着职位上升,穿着越来越简单朴素,那些好看的衣服只能人后穿。

“好,保管藏的严严实实的。”

县城再怎么发展,面积也有限,两人很快就到地儿了。

“郁书记这是以后都在这边住了。”邻居县长家的媳妇听到声儿出来看了看,正好看到他们在搬东西。

“对,在这边住一段时间。”

“那感情好。”县长媳妇是真高兴,以前没有郁书记,她们家那位多少有些看不起女人,平日里对她也是趾高气扬的。

等到郁竹一上位,知道她看重女性,为了讨好领导,整个县的男领导回家对妻子都收敛了。

不光她高兴,大院的其他人都高兴,知道郁书记有秘书不用她们帮忙。就做了些吃食送过来,你的包子我的饺子,凑了满满一桌,郁竹不收都不行。

实在扛不住这些嫂子的热情,郁竹干脆把人留下来,这么多菜,大家一起吃岂不是刚刚好。

郁竹就这么在大家的欢迎中住了下来。

两人这一住,就很少回家属大院了,也正是如此,随着时间的发展,郁竹对赵青月的消息听到的越来越少,听说她生了个儿子。因为这个孩子,之前的事儿暂时就过去了,她过了几年还不错的日子。

再往后,随着张拥军职位多年不变,过往的怨气有一点点积累了起来,听说一家人经常吵的不可开交。

越是吵,上面的人领导越是不看好,等到了年纪就转业了。

转业后好长一段时间没消息了。

再一次听说她的音信,是他们夫妻两以权谋私,给亲人安排岗位。

邓盼男忍不住和郁竹吐槽:“夫妻两心黑的很,连赵天赐那种混混都安排进去了。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郁竹蹙眉:“什么时候的事儿?。”这事儿对她没什么影响,但是对被顶替岗位的就不一样了。

邓盼男懊恼:“不知道,估计好长时间了,哎,要是早知道就好了。”那年郁竹落水的事儿她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张拥军转业的地儿离得有些远,他们又瞒的紧。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