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3相见情深三(1 / 2)

加入书签

台下少年每人皆左手执龠,右手秉翟,朝首座的太后和帝后拱手施礼。为首的少年正是大皇子,只见他额头上已经出一层细细的薄汗,执着龠的左手也在微微颤抖。因为紧张他始终不敢抬头正视前方。

皇后见其他少年表情放松自然,唯有大皇子局促不安,不免捏紧了凭几。她侧首去看皇帝的神色,只见皇帝神色愉悦,并未有半丝不怿。

皇后半悬的心就此平稳。还不知大皇子接下来表现如何,陛下又如何看待,她又惴惴不安起来。

她的目光不经意落在董太后和二皇子身上,此时董太后亲自夹了一块羊炙放于他的碗中,面上言笑晏晏,俨然一副祖孙和睦的场面。她不禁腹诽心谤,同样是皇孙,大皇子还是嫡长孙,地位更为尊贵,为何自出生便不受皇太后待见。

想当初,若不是由董太后和董贵人一手策划,派道士去皇帝耳边吹耳边风硬说大皇子是什么灾星降世,祸及君父,她的孩儿如何会在孩提之年就被遣出宫外?

奈何她苦苦相劝,皇帝充耳不闻,执意将他放出宫外,没有父母之爱的稚童,这般孤苦伶仃在民间长了十年。直到几月前才被皇帝遣送回宫。

她悄悄向董太后身旁的董贵人投去了怨恨的一眼,心里恨不得将她发配为贱奴,最好让她永世不得翻身。

一声沉重而清脆的钟声打断她的思绪,皇后抬眼望去,只见身着绵袍的少年们围着大皇子缓慢转圈。五彩斑斓的雉羽在一支支纤细的手臂上如同蜻蜓点水般翻飞,很快又像水面上的涟漪一般向四周散开。

余下少年抽出挂在腰间的长笛,退于后排,执笛横吹。剩下的少年则手执雉羽,手舞足蹈,时而拟作拉弓射箭态,时而又作兵士冲锋状。座下见状无不喟然而叹。

杨濯自然也在武舞队列中,他此刻如同重获江湖的鱼,衣摆披拂,笑容满面。尽管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舞步转而旋旋,诸生伴着悠扬的笛声高唱。杨濯也在其中吟唱。他的目光转至首座,见皇帝红光满面,笑容可掬,心中顿时倍受鼓舞,唱得愈加响亮。

舞毕,皇帝拊掌笑道。

“诸位有心,为朕献舞,皆有重赏。”

座下诸生闻言面露喜色,雀跃不已,连连跪拜在地,拜谢天恩。皇帝振袖,又指着杨濯向左右询问。

“这是谁家的公子,方才朕见他的舞姿于众人中最为夺目,歌声也是最为悦耳。”

赵平瞥了座下的杨竣一眼,回道。

“这是杨校尉家的公子。名唤杨濯。”

皇帝目露迟疑,略作思索,停顿片刻后对着座下的杨竣发问。

“杨校尉?你何时成了校尉,朕记着你去年还是司空。”

皇帝说罢,有意睃视身侧的皇后,目光阴鸷。皇后知趣,不敢相迎,只得垂首低眉,作顺从柔和之态。

杨濯垂首敛衽立于父亲身旁,也听出了皇帝语中的不悦,以为父亲惹怒圣颜,心中惊慌失措,不知是该进该退,便抬眼偷偷瞥了父亲一眼,只见父亲在御前一脸凛然,毫无怯色,他恐惧父亲会因触怒今上而获罪,更加焦灼不安,只好顾首向母亲望去。

母亲朝他摇摇头,以温和的眼神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杨濯轻轻呼出一口气,恢复了垂首低眉的姿态。

杨竣躬身肃然道。

“回陛下,黎元之由,臣不得已而为之。”

皇帝笑容渐渐稍显沉滞,挑了挑不经意缩起的两道刀眉,悠悠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