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万事靠实力(2 / 2)
赵丫丫索性拐跑了她,既然我要念书,那我的好姐姐不得一块儿陪我去军营练个十日?
华宅这头,赵惟明着实没料到宁娘简简单单支了个招,效果竟然出奇的好。
那日与华大夫人交谈过后,她仍旧每隔一二日来衡芜亭充当人形监控,稍有不如她意的,便又会将他教过去绵里带针德拿话刺人。
赵惟明老老实实按宁娘教的,不论再说什么话题全都拐到宁娘身上来。
这对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宁娘优点太多,他早就愁没地方炫耀呢。
每每聊起这个,华大夫人的教养又不许她直接打断家里蒙师分享欲,只得勉强逼自己应和着,谈到最后脸色都快挂不住,终于在坚持俩月后逃之夭夭,再也不来蘅芜亭了。
她走后赵惟明甚至还有些想念,好久都没人听他聊这些了嘛。
大夫人好解决,华大老爷是个更为难缠的对手。
几次交谈下来赵惟明发现华老太爷当初辞官顺带把他带走是件多么明智的决定,无他,华大老爷实在是太容易得罪人了。
这人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傲慢,礼仪教养学了个皮毛,任谁与他相处都会有些隐隐的不适。
以他几个月的观察来看,整个华宅就没几个真正喜爱他的,哪怕是他的儿女亦是如此。
对付这样的人多说无益、多做无用,他只拿一种办法解决??向上社交。跳过华大老爷,直接与当家人华老太爷对话。
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儿,向上社交的本钱永远是自己实力过硬。
而赵惟明目前唯一能让人看在眼里的就是他当蒙师的能力,恰好有远见的当家人皆极为重视子孙辈教育。
赵惟明花了许多时间,常常燃烛到三更,才对自个儿手下的五个小孩儿分别制定了因材施教方案,除了求学本身,亦有“造势”之术。
别忘了这其中两个男孩儿皆是要走科举入仕这条路,哪个童试考官不想给品学兼优又声名远播的少年郎一个顺水推舟的人情呢?
三个小姑娘自然也没落下,老太爷将府上大公子与大小姐都收拢在自己身边,必定不是个轻视女子的。
赵惟明甚至拜托鄢助教要来了安庆女学、京城女学教材,这几年女学越来越难考,他索性把给姑娘们的授课定位为“女学衔接班”,目的就是确保她们至少能进安庆女学,最好是进京城女学。他就不信太老爷没看上女子做官兴旺家族这条路。
就是靠着这样厚厚一沓别出心裁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