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3第二次乡试(2 / 2)

加入书签

毕竟这俩月都被模拟考到麻木了,即使上了考场,恍惚间还误以为仍在家中。看到巡视的官兵远不如赵夫子那般凶神恶煞,他甚至还有种诡异地安心。

高礼望连连点头,被赵夫子严厉管教这么多年,他还真没怕过任何一场考试。

赵惟明表面不在意,条分缕析地给两人点评今年院试文章。背地里握紧了拳头,他果然在童试辅导上就没败绩!

院试一过,这个临时成立的科考辅导班就解散了。有了秀才功名的两人一个回管州定亲,一个被送进了大乾家喻户晓的衡山书院。

华老太爷精心教养的大小姐、大公子各自去奔前程,膝下空虚,便盯上了赵惟明这个“老孩子”,每日叫他去书房学两个时辰??毕竟眼前只有这人要科考了嘛!

天降甘霖,赵惟明立马抓得牢牢地。凡是这临时夫子布置的功课的,他哪怕熬到子时也得学完。平日里更是拿出浑身解数来侍候老太爷,华宅其余几个小姐公子的课业也不能落下。

毕竟太学博士的私人教导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福分,他求知若渴,即使已经忙碌到每日便只能睡两个时辰,仍是精神抖擞。

等到宁不屈过年时回来,赵惟才想起来自己许久没进行身材管理了,然后他便悲哀地发现,自己腰围,好像粗了一圈?

这可坏了大事儿了,宁娘身边什么男子没有?不说她才能与品性,女人有了权势,什么男人不往上扑?

看看有多少乡绅县官想给蓁蓁送男人就知道了,甚至是他娘,自从今年要升了的消息传来,就有人自荐枕席要给他当小爹!

他语气幽幽:“娘子送我的洮河砚极好,在咱们安省可不多见。”

他娘子事务繁忙,对名砚无甚研究,怎么会专门挑绵州极难买到的洮河砚送他?

“绵州城的安讼师给的,他家便是卖这个的。”宁不屈抱着许久未见的女儿,随口一答。

他!就!知!道!

宁不屈好一会儿才瞧出自家郎君不对劲,思索片刻便笑出了声:“别多想……算了,夜里再与你细说……”

赵惟明平生第一次对着宁娘也能硬气地离开了:“今夜我有课业,娘子还是陪盼盼吧。”

再多酸味儿也不能挡住他求学的心,他明年必须一举拿下乡试,那样才能追上宁娘的步伐与她并肩!

大抵人杰们对科考总有考完一次奔赴下一次的匆忙,赵惟明则不同,他总是一回生二回熟,这回见着阔别三年的安省贡院,竟有心思领着翟子清、齐小武一块儿点评起外帘来。

没错,这回翟、齐二人皆是拿到了雁山书院出资送考的名额,师徒三人同场竞技,赵惟明恨不得将上回的经验全都掰碎了喂个两个青年??哪怕他考不上,学生考上了也是皆大欢喜!

科考多次,他心态稳得很。从前拿着卷儿了手还会不自觉颤抖,如今接题研墨一气呵成,拿着题一瞧:

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这题目出自《论语?公冶长篇》,讲的是楚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