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第19章(2 / 2)

加入书签

哥儿力气要大上一些,做起农活使唤着方便,生育能力却远比不上姑娘家,在这种重视子嗣的朝代婚事是个天大的问题。

戚家那时候条件也不怎么样,能选的人家也不是很多,挑来挑去终于看中了一户,将渔哥儿嫁到了外村的一户农家里面。

那家村子在杨溪村下面,与杨溪村隔了三个村子,路途遥远往来一趟极为不易,渔哥儿也只能在逢年过节时回来一次。

这些戚大伯都明白。

年初戚大伯过寿,还是个整寿,虽然上面有着戚老太太不宜操办,但身为儿女的回来陪吃顿饭总是理所应当的,两个女儿都回来了,独独渔哥儿那边没有动静。

戚大伯这人……说好听些是老实朴实性子憨厚,说难听些就是脑子直不想事儿,你让他种十亩地他提起锄头闷头就干,让他想想村里的事他想三天三夜也未必能想明白。他当初只觉得是年初事多渔哥儿路远家忙,往年也不是没有没回来的时候,惦记了两天又忙起了春耕,直到前段时间戚阿爹的忌辰还没回来才琢磨出了不对。

就算是人没回来,也总该托人捎个信儿来吧?!

戚长夜穿过来时村人刚忙完地里的活,戚大伯想走又脱不开身子,他这辈子做惯了照顾人的角色,总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刻扔开田里的活去冯家村找人,最后只得又硬生生地在地里忙了几日,忙完之后直接冲向了渔哥儿嫁去的冯家村。

他也不是没想过找人帮着问问,但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也没人有时间精力能帮他跑这一趟。

“渔哥儿瘦了不少,和我说是婆母病了走不开身,他那院里的确一股药味,我们两个也说了些话,后来看着天色就赶回了村子。”

那边也不是什么富庶人家,条件甚至比村中的戚家还不如,根本挤不出来能给戚大伯住的地方。两个村子又实在相隔太远,戚大伯一大早就出了戚家的大门,一路上根本没怎么休息,即便是这样到冯家村时也都已经是下午了,没说上几句话就得忙着返程,否则今晚就得赶夜路回来。

当今天下还算太平,起码这附近没有大规模的山匪,但偷抢之事也没法断绝,官府衙门年年都能抓到好几个。

戚大伯见人平安便松了口气,后面又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赶,等回了戚家彻底放松下来回想今日的事情又突然反应过来……他在冯家见到的一切都透着股诡异味道。

比如说冯家人一直盯着他们,自始至终他都没能和渔哥儿单独说上一句。

比如说渔哥儿见他离开时止不住往下掉的眼泪。

戚大伯越想越慌,出门叫了戚家的几个汉子就要往冯家村赶,但被戚老太太拦了下来。一方面是今天已经晚了,从杨溪村到冯家村要翻过一个小山包,折腾一趟需得四五个时辰,等他们到了地方恐怕已经是三更半夜了。另一个则是戚家汉子今日结伴去镇上卖粮,除了女眷家里就只剩了戚三和其他几个小的,总不能让戚大伯领着戚二伯他们一群老汉过去。

戚奶奶叫了郑绣和另一个姓郑的媳妇去郑家族里借牛车,今晚就拉到院里明天一早直接出发,郑绣现在下地走上几圈也没什么问题,又让戚大伯去村尾喊上戚长夜,临出门前叫戚三跟他一起过来。

她知道戚大伯嘴笨不会说话,等戚大伯自己说能急死个人,戚三这孩子打小就机灵,以前又和戚五关系不错,至于戚五会不会帮这个忙……戚奶奶根本没想这个问题,在她眼中她这五孙子哪儿哪儿都好,家里有事不可能坐视不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