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平叛(2 / 2)

加入书签

西宁王乃文帝第五子??李典,是西大营的主帅。

文帝一听,龙颜大怒,喝问叛因。

流星马回道:“是为争营倡而起。”

听是因营倡,文帝更为恼怒,令李胤立即出兵平叛。

“启奏皇上,杀鸡焉用牛刀,侍荣庶子,降其如探囊取物,臣愿代武安王前去平此贼子。”

闻此激昂之声,众视之,原是南昭王之子高通,高通与李胤年纪相仿,身长八尺,仪表堂堂。

高通于昨夜到帝都,在平叛北境王后,与父亲南昭王本该立即入帝都陈奏听赏,但因南昭王突犯头痛旧疾,来不得,只好先派人复命文帝,得文帝准允,于北境医治休养了两日,好了些,方才入帝都面圣。

这时的高通因悄无声息就平叛了北大营,正是心高气傲,立功心切,一听西大营又叛乱,自是要抢头等功,因此违心的恭维李胤。

看高通如此成竹在胸,事又起于营倡,想到李胤三番四次上奏让废除营倡刑律,均未被准奏,不想如今真酿祸端,此时动用李胤,文帝心里多少有点下不来台,便准奏,封高通为平叛使,问高要多少兵马?

高通回:“五千。”

文帝再问:“何日可献贼首与朕?”

高通答:“七日。若到时未献上贼首,甘愿斩首。”

李胤默不言语,心里却打鼓,用五千兵马来平叛?侍荣,太多了,反不易成事。

依李胤对?侍荣的了解,此人是难得的有勇有谋的将才,加之西大营地处蜀中,三面环山,险要重重,易守难攻,想要平叛,唯用劲锐之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可取胜,倘硬攻,必百攻百败。

退朝后,出了紫宸殿,李胤知高通好大喜功,恐其硬攻损兵折将,本想提醒对方不可硬攻,只可出奇制胜,然高通却心高气傲,李胤只好缄口不言。

南昭王在一旁看着,待高通过来,立沉着脸责怪高通行事欠缺考虑,不知西大营的易守难攻之处,且还不听听看李胤要说什么?

高通则不以为然,道:“父亲何必仗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武安王是主帅,您亦是主帅,连赫赫威名的皇甫烈都能被咱们悄无声息诛之,不过区区庶子,何足惧哉!且待儿子斩贼首,领头功给您看。”

于是,高通即刻兴师,浩浩荡荡直奔西大营。

李胤给李长阳问安毕,又混了一食盒糕点,才回王府。

转入东长街,远远的就见戴着面具的楚羿又在王府大门口等他,李胤心里不禁一阵暖洋洋,上朝有人送,下朝有人接的感觉其实还蛮不赖的。

从昨日剔了营倡标记,扬言要保护李胤一辈子后,楚羿就决定从此后昂首做人。

但看着逐渐走近自己的李胤,楚羿想迎上接,却又不敢,是怕自己太热情,惹李胤讨厌,便把头低下来掩饰内心想迎上去接对方的意图。

“不是说要当我的将军,将军可是要行军作战的,老是低着头如何能行军作战呢?”

李胤走近,轻轻托起楚羿的下巴,使楚羿抬起头,笑说,同时心里纳闷,这小崽子早上不是昂头挺胸么?这会儿又怎么了?

楚羿顺势抬起头,正大光明的对视李胤。

李胤昨天语焉不详的话让楚羿忐忑不安了一个晚上,此时一听李胤这般说,便急忙试探,问:“您这是答应让我去从军了?”

真是嘴贱,怎提起这个话题来。

李胤:“额......”

“您犹豫,是不答应吗?”楚羿低声问,同时眼神极为失望的灰暗下来。

一见楚羿这样子,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