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他把她从角落里揪出来了 /(1 / 2)
高一上学期一晃过去了大半,期末考试前,最热闹的无非是文理分科的事。
学文科,离开这个糟心的班级,变得成绩优秀,扬眉吐气。
林絮愣愣地看着桌上铺开的文理分科表,似乎想要看出一个洞来。
这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再继续学理,她就完了。
“留在班里学理科的同学,接着上自习。有意向学文的同学,跟我来办公室。”
崔敏交代完,教室里嗡嗡声一阵,同学们交头接耳,却没有一个人站起来。
“咱班没有想学文的吗?”
“有。”林絮噌地起身,放下笔就跟上了崔敏。
办公室里,崔敏盯着林絮的成绩单看了许久,才慢悠悠地开口道:“为什麽想学文啊?”
“理科学不会。”
崔敏笑了起来,笑容里却藏了丝几分讥讽:“文科就能学会了?”
她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文科没你想得那麽简单。”崔敏伸手指了指她的政史地成绩,“你这几门的分数,也算不上多高啊。”
“语文和英语的成绩倒是挺拔尖,如果继续学理的话,也算是个不小的优势。”
“老师,我这学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数理化了,所以没怎麽在政史地上下功夫,如果以後只学这三个小科的话,时间充足了,成绩肯定能提高的。”
崔敏嗤笑,彷佛她找了个很烂的借口。
“我还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的。”
“总之,我不建议你学文。你现在这个成绩,只要能保证不掉出年级前一百,高考的时候就肯定能念个不错的二本。物理是差了点,但毕竟刚学,成绩还能提高。其他这几门的分数也都挺稳定,不用太担心。”
“就咱们学校的情况,学文科想走个好学校,至少得排进年级前20名。”崔敏扶了扶眼镜,瞥了她一眼,“你能吗?”
林絮彻底没话说了。
她一直觉得现下糟糕的成绩不过是因为她不擅长理科。只要她学了文,只要她学了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可是刚刚,崔敏却问她,会好吗?你哪儿来的自信?
如果她学文也学不好,那她又该怎麽办呢?
他越跑越快,远得让她隔着人群再瞧不见他的一抹背影。她曾经以为自己只要换一条起跑线就一定能追上他,跟他比肩。但如果,依旧不能呢?
整整一个星期,她都在纠结於学不学文这件事上。她给爸妈打了一次电话,复述了一遍崔敏的话,得到了爸妈商量好的继续学理的命令。
可她却隐隐觉得,学理是不对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踏上这条路,她就彻底完了。
周末,学校组织了高一年级全国中学生单科竞赛的报名宣讲会,说是只要拿了奖就能有高考加分,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报名。不过每个年级的名额有限,组织比赛的老师还得根据报名学生的成绩排名发放名额。
校礼堂人声鼎沸,林絮她挑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一边把本子和笔从书包里掏出来,一边在人群中寻找他的身影。
她总是下意识地在任何一个他可能出现的地方用目光寻找他,彷佛成了一种习惯和本能。
远远地瞧上一眼就能满足,没有任何理由。
就好像她会在做各种事情的间隙突然想起他,一样没有任何理由。
她起身朝前排眺望了半天,身後突然被人轻拍了一下。
“你在找谁呢?”叶风把单肩书包往桌上一扔,一屁股坐在了她旁边的空位上。
“没找谁,就随便看看。”她的脸颊微微发烫,“你怎麽不坐前面,坐这儿来了?”
“这种会一开就得磨叽一下午,其实就是报个名的事儿。坐前面总被老师盯着,影响我做题。”
他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数学练习册翻开,然後把一副耳机插进了耳朵里,一边小声哼着歌,一边低头算起题来。
这个家伙。
林絮想到今天毕竟要开会,一本书都没带,只是拿了个古诗文小本就过来了。而且,小本里的这些篇目,她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
宣讲老师调试了一下话筒,她索性合上小本,认认真真地听起宣讲来。
果然,快两个小时过去了,她才终於熬到了报名时间。
“期中考试年级前30名的同学就不用举手报名了啊,你们这些尖子选手,必须每科竞赛都给我参加!”
“30名之外的同学,有想参加的同学就举手,自荐他荐都行。”
“数学,有自荐或他荐吗?”
“物理?”
“化学?”
“生物?”
礼堂里坐得满满当当的同学们嘈杂喧嚷,各自举着手或者叫喊着自己班上学霸的名字,把统计名单的宣讲老师吵得晕头转向。
很久之後,林絮终於听到老师问:“英语都有谁报名?”
她默默地举起了手,因为前面举手的人太多,她特意抬高了些胳膊,还微微站起了身。
前排七嘴八舌的推荐声,每一个名字都绕过一双双高举的手,准确无误地钻进了她的耳朵里。
她们班同学都知道她期中考试的英语成绩,会不会有人喊她的名字呢?会不会呢?
“忘了说了啊,借读的同学,如果总成绩没考进年级前五十,就不用参与了哈,机会有限,咱们也得把机会留给更优秀的同学。”
“借读生没人来这吧。”第一排一个一班的男生不屑地喊道,“再说了老师,能考进年级前五十,还用来借读吗?”
男生的话像是投入冰冷湖面的一粒石子,拽着林絮的心,一路狠狠地坠了下去。
趁着老师还没有注意到她,她悄无声息地放下了高举的㱏手,又心虚地瞟了一眼旁边的叶风。
幸好,他依旧插着耳机埋头做题,彷佛隔绝在这个世界之外。
幸好,他没发现自己的不自量力和狼狈。
然而就在她懊恼自己刚刚为什麽要举手甚至今天为什麽要来的时候,身旁的少年却忽然一把扯下了耳机,高高地举起了手。
“老师,这儿!”
他的喊声太大了,引得前排的同学们纷纷转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