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2马夫(2 / 2)

加入书签

“您真是神仙下凡啊,我儿子的病果真已经大好,就连药钱也只不过花了十几文。大师,您说我该怎么报答您,我一定做到。”

林伯见张婶实在是夸张,惹到整条街的人都围了过来,便赶紧扶她起来,又帮她将盛发糕的担子搬到墙角的一处阴凉地。

“大师,这几日您没来,我还以为您已经离开昌县了,还担心这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张婶摸了摸眼泪,虔诚地看着林伯。

林伯装模作样地捋了捋胡子,缓缓开口:“这几日我四处转了转,看了看这昌县的风景,算着你儿子的病该好了,这不就回来了。”

“您说吧,我该付您多少钱?”

林伯将手掌摊开,比了一个五。

“五……五吊钱?”

林伯摇了摇头。

“五…五两银子?”

“这么大块发糕。”林伯说出了他的价码。

“真的?就要这么块发糕?”

“怎么你舍不得?”

张婶连忙摆手道:“不不不,这还不好说。”然后给林伯包了好大的一块糕。

林伯又漫不经心地跟张婶聊着天,“你日日都来这条街卖发糕吗?”

“是啊,这是昌县最热闹的一条街了。虽然萧大人已经不住在这了,但人们还是喜欢在公主府附近活动。”

林伯眉毛一皱:“你说的是…萧植萧大人吗?”

“是啊,他曾是昌县的父母官,平日最喜欢走街串巷跟百姓打成一片,萧大人每日出门去县衙之前,都要在街上问问大家近日的生活,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都习惯往公主府附近来了。”

“原来如此。”林伯点了点头,趁机问道:“那这公主府里的奶婆,你可认识?”

“知道有这么个人。你要找她?”

“哦,她前几日找我算了一卦,我还有些话没跟她说完。”

“害,”张婶叹了一声,“自从萧大人回了泰康,长公主也走了,这公主府就没人了,就剩下几个下人看门了。你这几日要是寻不到她,可能是回老家了吧。但按理说这刚过完年,不应该回去才是,要不再等等看?”

林伯佯装不在意的样子,心里却感觉有了一丝希望。

“无妨,不急。这种事得靠缘分,若是强求,便也不准了。她……不是昌县人吗?”

“她老家是城外南五十里外昌蒲村的,年前她回去的时候,就从我这买了糕,我说这一日之内不吃就会坏的,她说她们就回昌蒲村,一天路程刚好。”

林伯的心里像是放下了万斤的重担般,终于得到了一丝线索。为了不让张婶觉得自己是为了打探消息,林伯又耐着性子和她闲聊了一个时辰,才匆匆地赶回福宁医馆。

赵芪买了几筐银碳没能打听到的事,倒是让林伯从张婶那里打听来了。

林伯稍作休整,便跨上马往城外的昌蒲村赶去。

昌蒲村是一个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