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古代割据混战十五(1 / 2)
大军南下后,宫里安静里些日子。文玉娘闲不住,在玉京郊外办起了女学。女学里教授君子六艺,还让学生修行功法,强健体魄。上行下效,安国文武风气越发兴盛。盛明月跟着太后,慢慢接触前朝的事务,竟也得了些趣味,慢慢忘了关注南下的儿子。
这日,陆小阙如往常一般,在议政殿的配殿中批阅文书。不多时,徐丞相和副丞相进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位中枢重臣。行了礼,众人坐了下来,等候着主位上的陆小阙说话。
陆小阙倒没说什么,顺手把手里的文书交由他们传阅。
围着传了一圈之后,文书回到了陆小阙桌上。
陆小阙:“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此文书针对朝廷用人紧张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其实这文书来历,是由中枢重臣一一梳理,呈到皇帝手中。他们如何不知此中内容?只是文书到了陆小阙手中,她又删删改改,选官方式竟然有了大的变化。
他们呈上去的文书中,用人方式很多。其中有一条是沿袭前面的选官制,举荐人才。中枢讨论之后,添了一项考核后任用。陆小阙一改动,直接变成了报名参加考试,合格后任用。
在场大臣面面相觑,不敢多言。托战乱的福,世家凋零,如今朝堂上庶族和草根无数。陆小阙这个改动,阻力并不大。更何况提出这个方式的人,是一个铁血帝王。此事更妙了。众人心中默默思索。
于是,最终在两位丞相的带头下,大臣们恭维起了皇帝:“陛下英明!”
不久,配殿里,你一言我一语,继续谈起了家国大事。就在这间小房子里,此后数十年的选官用人方式定了下来。朝廷决定开科考试,折优录取。除官奴与商人外,皆得以参与考试,以弥补战乱年代,官宦人家和世家人才不足的窘境。后面的帝王,又继续沿用此法,有所损益。
只是,当群臣走了之后,徐丞相说出了心中的疑惑:“陛下,为何您不允许商人……臣见您爱用商人,本以为您会开恩。”历朝都重农抑商,他也一直提出要重视农本。然而对待商人问题上,陆小阙一直重用商队。
陆小阙轻笑一声:“为朕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朕不是都有封赏了吗?”就连商人,都有一两个封侯的家族。
徐丞相心神一紧。
大概是知道徐丞相还有疑惑,陆小阙起身,走到绣着地图的屏风前,看地图说:“徐先生,你来看。”
“站在这里,不知徐先生会想到什么?”
徐先生沉默了一阵,道:“这些地方,都是饱受乱世之苦。”
陆小阙眼神深沉,语气沉重:“是啊,如今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朕有两要事,一为定天下,二为重民本。”这句话,陆小阙不是第一次说。如今说到商人,她再次提起。其中意思,谁都明白。
徐先生沉默着,双手拢着袖子,站在屏风前。他点了点头。
见气氛沉重,陆小阙笑了一声,道:“不用着急,时间还长。我们总能重新缔造一个盛世。”
陆小阙重新往主位走,坐了下来。
“其实大家都懂,权跟钱呢,不能让他们联系太紧密。”
此时,陆小阙带着浅淡的笑容,看向徐丞相:“联系得太紧密……是要出事的呀……”
说到权跟钱的时候,陆小阙顺手敲了敲桌子。
徐丞相的心,就随着陆小阙敲出来的声音,“砰砰”跳了几声。最近玉京里的一些不良风气,大概让陛下不满了。兴许,天下一统后,玉京很快就会掀起腥风血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