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9发现高粱(2 / 2)

加入书签

“老人家,我家小姐问你话呢!”银杏加大声音,她怀疑这老人家耳朵不太好使。

见他还不回答,银杏想走到他面前打招呼,傅知乔连忙制止了她,手艺人嘛,有几分傲气也很正常,两人安静的站在一旁看着老人做扫帚。

老人全神贯注忙着手上的活,很快,他手里的东西已经成型。

眼看着快要做好了,傅知乔趁机再次发问:“老人家,请问这是什么?”

老人斜了她一眼,“扫帚。”

他语气轻蔑,有一种这个你居然不认识的鄙视感。

傅知乔:……

我当然看出来这是扫帚了,还不是是为了跟你搭话才这么问的!

老人动作极为利索,把做好的扫帚放在一边,又取出一捆高粱穗开始了新的制作。

高粱穗已经去掉了籽,保留住蓬松的穗头,晒干高粱杆修整干净的防止割手,将所有高粱杆割成一样的长度,捆成小捆平铺在地上。

取一段麻绳缠绕在木棍上,双脚踩在木棍的两端,用麻绳头缠在高粱杆上一圈一圈勒紧,每隔几圈添一捆高粱杆直至扫帚成形,扫帚柄缠成手臂粗细,最后用柴刀将扫帚柄的顶端切割整齐即可。

一盏茶时间不到,一把高粱扫帚就这么做好了。

“呵呵,老人家手真巧,能扎出这么漂亮的扫帚……”傅知乔继续拍他马屁,她必须要搞清楚老人手上的高粱是哪里来的。

在她的再三询问之下,终于从老人口中得知他的高粱是自己种的。

原来本地就能种植高粱!

得到了重要的信息,傅知乔痛快地掏钱买下了这把扫帚。

回去的路上银杏终于忍不住了,“姑娘,咱们买这个干嘛?”

傅知乔神秘一笑:“用处大着呢!”

她带着扫帚去找刘平谷。

“东家,这是桃黍,成熟后的籽是可以吃的,但吃起来非常涩口,我们只有碰到灾年才会吃,这玩意平时都是拿来喂鸡的,它的杆子能做扫帚,用桃黍杆扎成的扫帚,一把能卖三四文钱呢。”

原来这时代高粱被叫做桃黍,难怪她翻书都翻不到高粱相关的字眼。

说着,刘平谷拿出了自己一把用旧了的高粱扫帚。

喂鸡?做扫帚?傅知乔嘴角抽了抽。

暴殄天物啊!

酿酒的绝佳材料,在这里居然仅仅拿去扎扫帚?

“庄子上可有种高粱,不,桃黍?”

“往年都有种,但种的不多……”

桃黍抗涝抗旱非常好种植,碰上灾荒年,尤其是在稻子、麦子大量减产后,桃黍就是百姓们的救命粮了。

桃黍属于粗粮,口感同细粮相差较大,虽然味道不好,但碰上灾年也讲究不了什么了,填饱肚子才是百姓们的首选。

跟刘平谷了解完高粱种植背景,傅知乔当即放话,要把庄园里的空地都拿出来种高粱。

“这……”

桃黍的产量虽然比其他农作物高一些,但它口感差、卖不上好价钱,其他佃户们未必愿意把土地拿出来种桃黍。

刘平谷说出他的担忧,放着好好的粮食不种去种桃黍,换他自己他也不愿意。

这确实是个问题。

傅知乔沉思片刻,佃户们全靠租赁的那几亩地过活,她不能强制别人改种作物啊。

“你放心,种植桃黍不用佃户们的地,我记得庄园西北面的那块旱地还没有人租种,全部给我种上桃黍!”

傅知乔依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