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4第44章(2 / 2)

加入书签

这个岔一打,差点没续上。第二日是探春生日,贾妃遣了太监来送礼,贾母也想借此热闹一番,诗社的事情自然要往后推。可巧又收到贾政来信,他的学差出完了,预计六月回京。

宝玉读了信,便知道自己的逍遥日子过完了。第二日,起床就开始写字,必要凑出可以交差应付的作业才行。

园子里的姐妹看他要用功,哪里还会拿作诗来逗引他,个个都加班加点模仿了他的字迹帮他赶作业。说起来是一家子兄妹情深,连王夫人都点头赞赏。偏偏学习却是最不能让人相替的。只能说当局者迷,大家都被宝玉挨过的打吓怕了。

宝玉发奋用功了一些时日,贾政又有信来。说的是近海一带海啸,贾政得令顺路过去赈灾,这一耽搁,七月底方回能回京。宝玉算了算,时日还长,便丢了书本,热热闹闹组团开社。这回却不再写诗,换成了填词,拟了“柳絮”为题。

宝钗以那句经典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夺得魁首。宝玉左思右想,却只有那些伤春悲秋陈词滥调,一支香燃完都未能落笔,自然又是落第。姐妹们都习惯了怡红公子回回垫底,只调侃几句便罢。

姑娘们作诗挺欢快,惜春画画就悲剧了。这回说是桃花社,偏偏写的是柳絮词,封面怎么个搞法?桃花点缀一二也无不可,反正她现在所有的绘画颜料都是齐备的,可柳絮若要出彩,可不容易。

王喜凤乐得看惜春头疼,总比一心要当姑子强些吧?

春日里除了开诗社,少男少女们还有放风筝的习俗,又叫放晦气。待风筝飞到最高处,剪了线,所有的晦气都随断了线的风筝一并带走。

姑娘们平日里没有什么运动项目,大多数时候都是待在屋子里,娴静为要。哪个大家闺秀猴儿似的上蹿下跳?说话走路动作稍微大些都会惹人非议。放风筝的时候动一动已是难得不用顾及女儿脸面体统的户外活动。

贾兰选来选去,挑了个小燕子的风筝。

王喜凤问他:“新订的老鹰风筝昨儿不是刚送来?怎的不选老鹰?”

贾兰苦着脸,“老鹰风筝是好,就是太重了些个,我放不起来。”

王喜凤脸上满是慈母的鼓励,“那就等多长些力气再放吧!这燕子也不错,谁家新燕啄春泥,好意头呢!”

贾兰重新欢喜起来,又问:“母亲要放什么风筝?”

王喜凤每年都放风筝,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