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我现在想见你(2 / 2)
“一件事,判决方要考虑的是多个方面。你们先入为主认定辅导员包庇那名学生,可我们没有任何实质证据证明这一点。”
“论坛上的帖子,我们是‘有实证’与‘没实证’交叉混着发,目的是为了加重对方的‘罪行’,引起群情,但舆论仅仅是压力,不是真正的证据。”
“学校查不到实证,自然一律不作数。而辅导员又坚称是小帆先犯了错,才会把名额让给其它同学。”
杨凌帆抿紧唇。
“听着很合情合理无法反驳对吗?他们推责自己仍是实习阶段,不小心犯下对学生处罚过重的非原则性错误,且因对工作事务不熟练,以致贫困生的资料审核过于松懈,请求学校再给予一次机会。”
“这就是学校不得不顾虑的问题。如果不给机会罚重了,那同样犯错的小帆也必然受到相应重罚,无法再争取食堂的岗位,不然容易被反咬一口遭受质疑,凭什么学生犯错有改正的机会甚至有奖励,而对待刚实习的辅导员则如此严苛?”
“可小帆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呀,两者根本不能比。”
“为了家庭包揽巡查工作听似情有可原,但站在校方的立场,这是罔顾校规与学生安全的危险做法。”
“首先一个人巡查寝室效率极低,如果在此期间有学生发生意外,因巡查落实不到位,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情况并上报,这个责任如何判定?由谁承担?”
“其次这件事瞒了这么久,生活部的领导、各宿舍楼负责人等全都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一旦深查,牵连极广。”
“你看,学校不是马上取消了勤工俭学的寝室巡查岗位,规定以后由宿舍楼负责人每日值巡吗?这也是为了杜绝相同的情况发生。”
“所以在这件事上我们站不住脚,规定就是规定,辅导员和那名学生为一己私利钻规定的漏洞,小帆的做法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为‘一己之私’钻规定的漏洞?”
章业?看着路边的街灯,“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包装成弱势方,我们能利用舆论压力迫使学校破格调查此事,对方也一样可以,留有余地才不至于逼上梁山,正因顾虑这点,所以校方的处置绝不能落下口舌把柄。”
“这样听着,学校好像在保护我们。”小韵似懂非懂,“那为什么不把那些人全部开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