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5觅亲缘5(2 / 2)

加入书签

他将双手拢于袖内,往木椅那侧做了两个推怂的姿势,“还请道长稍安勿躁,您要什么山珍海味,不过半个时辰,下官指定帮您送到。”

骆美宁冷了脸,“你还真是,这般维护你溢州城内的上级,他却予不了你多少油水...没品的官,坐得也能如此诚惶诚恐?”

驿丞一抖衣袖,又是一声‘哎呀’,却比方才更气急败坏。

似是没品二字戳中了他的脊梁骨,他道,“你这道士,颇不讲理,都说了想吃什么皆依你,还得怎样?”

“那好,本道要龙肝凤髓煨灵芝,豹胎麟脯拌仙藤,十年杏百年桃,千年鹿万年龟,九天之水佐之。”

驿丞一张脸涨得通红,嘴唇翕阖半晌,吐出几个‘你’字。

“既拿不出,为何夸口?”骆美宁笑了,“本道非不将道理之人,你若讲清其中机要,我亦不追究你饭食怠慢郡君之罪。”

“哎??”驿丞长叹一声,“造孽啊。”

骆美宁仍不允他坐下,只说与他不宜同席,自桌上拾起木箸,“您请说,我洗耳恭听。”

“啧,说便说了,瞧您仙姿道骨,若得闻,也不会乱传乱讲的吧?”

骆美宁已开始扒起饭菜,讲究的是个‘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只微微颔首。

驿丞又瞧向尹锦素,奈何人家压根没一缕余光予他,似不太在意,对这呈上的粗茶淡饭也无抱怨。

头一伸是死,一缩仍是死,他索性将闷在心里的话倒了出来。

“这事,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

昭夏之大,黎庶一生难遍至也,逢天灾、遇人祸,也不属罕见。

当今天子壮年时分亦颇勤勉,任用贤吏、善开国库、发放米粮、赈济灾情。

可当官家步入暮年,宠爱方士,推崇术法祭祀;虽两京之际风调雨顺,国中上下却涌现诸多因不当安置而四下逃窜的流民。

溢州土沃水美,并非闭塞之事,诸多人投奔于此。

县令亦有抱负,拥大庇天下之心,甚至专门分配人口,安置户籍。

但好景不长,三年前,溢州来了约莫数十位衣衫褴褛、面口发白者。

说到这,驿丞顿了顿,朝骆美宁讨了口茶饮下,似仍心有余悸。

骆美宁还等着听驿丞讲丁曹口中的‘索粮之鬼’,以指尖敲了敲桌面,发出‘咚咚’声响,示意驿丞回神。

驿丞顺了顺气,仍先赞扬了一番县令多虑,是个周全人。

溢州城外设有专事接待流民的办事所,所中长官先将众人在城外安置,又上报县令,同诸众请来郎中。

正是这郎中,诊断出数十面口发白者身携瘟疫,再一打探,诸众所来之城,已成死处,尸骸遍野。

消息上报县令,县令于城外三十里设一疫所,定期遣人送水米药材。

可这诊断了瘟疫的郎中返城后,却将流民之状明明白白传了出去,一时人尽皆知、人心惶惶。

溢州城原住人本就不满县令收纳各地流民之举,几个稍有名气的大户凑在一处一合计,选了个良辰吉日,聚集诸众人等,又纷纷写了状子上告府衙,泣涕涟涟,夸大惨状,只说溢州要亡矣。

不止是县令,就连那给疫所送米粮药材的小大头兵都被吓得几夜未合眼。

官司周旋了半旬,终以县令让步为终止。

可溢州城民却不罢休,选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在那疫所外挖了壕沟、钉了篱笆,一心只让众流民困死其中。

......

“据那放火人说啊,疫所之内,各个瘦骨嶙峋,有老者亦有孩童。”驿丞抹了抹面上,不知是擦脸还是拭泪,“一把火付诸一炬了,半边儿天都是红的。”

听他说到此处,骆美宁同尹锦素已用完了饭,虽无油腥,味道却还不错。

饮了口茶,尹锦素忍不住追了句,“所以,那些人成了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