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章 虹细胞(2 / 2)

加入书签

或许现场应该能够有所发现吧。

想到这里,我就不由得看向站在一边的周默,小声说道:“我们再复勘一次现场,死者死亡时间不到12小时,就腐蚀了整个下半身,骨头都化了,这不科学,所以我推测,尸体可能在死亡不到九个小时左右被运输到了案发现

场,然后随即被目击证人报案,也不排除报案人就是凶手或是同伙的可能性。他们或许经过完善的布置,又经过某种我们不知道的化学手段,才让尸体呈现了这样的反应。”

“现在死者根本没办法进行尸检,我就在想,现场应该能够有所发现吧。”

李雯也在一边点头说道:“我和季岩的想法差不多。”

周默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李雯,随即便同意了我的说法,“那好,还是看看现场再说吧。”

来到案发现场,跟在场的人打了个招呼,我们就直接就走了进去。

不过,案发现场的脚印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死者被抛尸的墙角处,四周墙壁也没有迸溅的白色液体。

看到现场的这一幕,我之前的猜测,很快就又被我再次推翻。

我的猜想或许大方向是正确的,可是到了现场,我才想到,如果运输过程中尸体已经白化的话,那么凶手就没办法很好的完成拖运,安置,伪装,然后再有条不紊的收拾好现场,再整洁的离开的。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若是运输过程中,尸体完好无损,暴露在外后才这样温度达不到标准,也不符合逻辑。

因为,尸体最终完成所有的白化腐蚀,是在停尸房那种温度极低的情况下完成的。

而在什么情况下,病菌或者某种我们所不知道的组织,才有可能变得越发活跃呢?

这些,不管哪一点,都很难在没有实际依据的时候,去查证。

也就是说,无论被害人白化时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都没办法求证了。

抛开所有的不谈,我们所看到的种种,却又是一个死逻辑,温度不达标。

压根就达不到保持尸体原态的程度,尸体形成半身白色脓液状的状态,之前维持了几个小时?

怎么可能嘛!

头一个有两个大,这种无法解释的诡秘死状,让我有些心烦意乱。

深吸了一口气,我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啥,反正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