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内部反对的声音(2 / 2)
会议结束后,晚晴立即召集了几位信任的臣子,商讨如何应对这股反对力量。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采取一个较为稳妥的策略,分化对手,增强自身的支持力量。她深知,反对者之所以团结,根源在于他们对于自身利益的担忧,因此,若能打消他们的疑虑,或许能够削弱他们的势力。
晚晴首先找来了几位年轻的、有能力且对她持支持态度的官员,与他们详谈。她表示,“我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我,主动与其他大臣沟通,说明改革的意义与必要性。特别是那些对改革有误解的大臣,必须让他们看到其中的利益与希望。”
几位年轻的官员闻言,纷纷表示愿意协助。晚晴又强调,“如果可以,最好能从具体案例入手,展示改革后所带来的积极变化,让那些反对者看到真实的成效。”
接下来的几天,晚晴的这些年轻官员便开始频繁出入朝堂,积极地与各位大臣交流。他们收集了关于地方官员因改革而受到的积极反馈,同时开始撰写一系列有关改革成效的报告,并利用这些数据来反驳反对者的言论。
与此同时,晚晴决定在朝堂上发起一场关于“改革进程”的公开辩论。她希望借此机会,直接面对反对者,并引导公众舆论朝有利于改革的方向发展。晚晴在辩论会上如同一位统帅,运筹帷幄,准备逐一击破那些反对的声音。
在辩论的准备过程中,晚晴审慎地选择了与会的官员,尤其是那些持中立态度的臣子,努力说服他们在辩论时保持公正立场,不偏袒反对方。同时,她还请求一些支持她改革的文官和士人参与,共同提升辩论的公信力。
辩论日当天,晚晴提前到达会场,调整心态,准备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与挑战。当她走上发言台时,面对朝堂上下数十双眼睛,她深知,今天是她与反对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