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外部威胁初现端倪(2 / 2)
皇帝听后,缓缓点头:“皇后之策甚好,就依此行事。”
当晚,朝廷紧急制定了相关策略,并由皇帝御笔下旨。晚晴亲自过问细节,确保军队调动既迅速又隐秘,同时挑选了一名擅长外交的中书舍人,带着厚礼赶赴燕国,希望通过谈判化解危机。
几日后,消息传回,燕国使节承认边军集结,但辩称只是“例行操练”,并无入侵之意。然而,晚晴却从使者带回的细节中察觉到不同寻常之处。她立即召集一批信得过的幕僚分析当前局势,通过多方消息得出结论:燕军的“操练”确实并非进攻准备,而更像是对边境地区的一场威慑行动。
“他们想要什么?”这是晚晴抛出的关键问题。
通过翻阅近年来的边境事务记录,晚晴发现燕国最近几年因气候异常,粮食产量锐减,境内饥民流窜,而她提出的惠民政策已让我朝边境地区的民众生活有所改善。燕国此举,很可能是为缓解内部压力,通过军事威胁迫使大齐割让边境土地,或是提供粮草援助。
晚晴将这一分析递交给皇帝,并提出解决方案:“与其坐等对方继续施压,不如主动出击,以外交手段化被动为主动。臣妾建议派遣更高级别的使者,同时送去部分粮草,表示友好,却以暗示对方,若有进一步威胁,我朝必将以武力回应。这样既可表明我方诚意,又能化解其对边境地区的觊觎之心。”
皇帝采纳了晚晴的建议,并任命一名颇具威望的老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