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章 工作指标(2 / 2)

加入书签

军区时不时地会给家属们提供一些工作岗位,比如子弟小学的老师、医院的医生护士、食堂切菜搞卫生的阿姨等等。

但这些工作也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有人退出来才有位置。

而且现在一份稳定的工作可是香饽饽,僧多粥少,无数双眼睛盯着,上面的领导通常也会考虑家庭比较困难的家属。

周聿琛工资不低,负担轻,她来家属院的时间又短,怎么看这工作岗位也很难轮到她。

尤其是原主还是个没上过学的乡下姑娘,这注定了她与那些文化要求比较高或是有一定专业技术要求的岗位无缘。

她想在家属院这边谋个稳定的工作,端上铁饭碗的机会实在是渺茫。

倒是农技站那边说不定能有机会。

五十年代我国的农业育种才刚刚起步,而且极度缺乏人才,对文化学历的要求也没那么严苛,不像后世没个研究生学历别想进研究所农科院打杂。

只要她能培育出更好的西瓜种子,就能敲开农技站的大门。

不过原主只上过扫盲班,要解释她脑子里的知识还得提前做准备。

陆青枝打算过几天进城想办法借几本农业方面的书,这样以后别人问起,她就是“自学成才”。

这么一算,又要花钱,手里这点钱还真坚持不了多久,只能想办法把原主借出去的钱要回来了。

陆青枝打算先从江凤英这儿下手。

等下个月发了工资,她就上江凤英家要钱。

之所以要等到下个月初,是因为陆青枝从原主的记忆中知道,他们家就杨进步一个人的工资,要养两个大人七个孩子,还要时不时地往乡下寄钱,月底他们家肯定掏不出钱来。

至于张清瑶那边,钱肯定也得要回来。

不过要寻个合适的时机,因为她手里没有张清瑶的借据,其他人也不知道张清瑶借过她的钱,张清瑶死不承认会很麻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