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专家(2 / 2)
算起来村后的田也不能算是一块,因为有两道灌溉河把田分成了三块。
“走,你们把取样箱子拿下来”。
杨正宏冲着自己的两学生说道。
两学生也不是头一次跟老师出来了,杨正宏还没有动嘴的时候,两人就已经向着车后厢走,打开车箱,拿了两个铝制的箱子,背到了身上。
夏世民带着三人先往村前的田去,一边走一边和杨正宏说起这些田的基本情况。
现在村前的田有一小半种上了水稻,其中一大半已经收割了,只有一小半,靠近村子西边的田还没有收割,或者是正在收割。
村口这边因为视线的问题,被树遮档着,所以看不到西边田地的作业情况。
但几人出了村口的小树林子,越过了乡亲们自家的菜园子,便看到一辆收割机正在田里忙活着,在田头还停着一辆手扶拖拉机,另外还有一台拖拉机正在抓着地,把田里的稻根从地里扒出来。
“你们这里能租到这种农具?”
原本就是搞农业的人,对于农机那是再熟悉不过了,杨正宏远远的看了一眼,就知道西边收割的农机是什么牌子,价格在多少。
也怨不得杨正宏问这话,像是这种收割机,别说是在江南的地界了,就算是在大地块的东北都少见,边?的大农场也很少用这种拖拉机。
杨正宏很明白,这玩意的确是毛病少,还不像是国内拖拉机要加尿素,但这玩意它贵呀,同样的马力,几乎差不多一台能换两台国产拖拉机。
的确,国产的毛病要多一些,但农机公司哪一家没有修理人员,小毛病多一点,但你看看价格,对比一下就没脸抱怨了。
拖拉机这类农具,合不合适才是最关健的,撇开价格谈质量,那是耍流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不是租的,是我们自己的”夏世民直接回道。
“你们有多少亩地?”
杨正宏听后不由怔了一下,脱口问道。
杨正宏来的时候,知道夏家村有八百多亩地,但看到这种作
派,那明显不可能是八百多亩,他便以为夏家村还在别的地方租着大面积的地。
这个推理很符合认知,打个比方就是你明明就一个巴掌大的国家,几十平方公里的国土,你非要弄个航母舰队玩玩,那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八百多亩啊,我和您通电话的时候,不是和您说了么?哦,可能接电话的不是您”夏世民有点奇怪。
杨正宏闻言后,推了一下自己脸上的眼镜,仔细端详了一下夏世民,心中默默给夏世民下了一个定义:可能眼前这个人是个玩票的暴发户。
转念又一琢磨,觉得自己这推理它有点太不合理,听过暴发户玩女人、玩跑车,甚至是玩手表的,从来也没有听过哪个暴发户闲着蛋疼种地玩的。
但要不是暴发户的话,总共就种八百来亩地,光眼前看到的农机就得近两百多万,这八百亩地里产的是粮食,不是金子!多少年才能把农机成本给挣回来。
说白了,有这劲头儿,不如把买农机的钱给这个村的农民们分一分,大家一起躺平,轻轻松松过个十几二十年舒服呢。
“怎么了?”夏世民迎上杨正宏的目光有点不解。
杨正宏笑道:“没什么,只是觉得夏先生真是有眼光,投资农业现在很有前景”。
杨正宏胡扯道,他总不能说我相仔细端详一下你这个二傻子,看看什么样的傻缺才能种八百来亩的拖拉机,用上八十万快九十万的拖拉机。
“嗯,我也觉得搞农业有前景”。
夏世民也胡扯八道,要不是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