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第70章(2 / 2)
这种人,杀了不可惜,但是不杀却还有别的用处。
“梁光兆,你以为你只有现在这一条罪过?”林黛玉将一个册子扔下堂前正好落在他面前。
梁光兆颤巍巍拿起那册子,看到上面写着“陈情书”三个大字,不由浑身一抖。
这陈情书还是当初李元英登基时要求百官自陈的罪状,说是只要改过自新,一切既往不咎。可一旦再犯就是死罪!
梁光兆瘫坐在地,涕泗横流。
林黛玉最看不得这种人可怜巴巴求宽恕,斥责道:“当初皇上把姑苏所有官员的陈情书都交给我,就是为了此时此刻。”
梁光兆还在求饶,额头也磕破了,鲜血飞溅。
“梁光兆!”林黛玉拍了一下桌子,“本官问你,你可愿意戴罪立功?”
梁光兆一听,哭声顿止,仰头看着林黛玉,愣了愣:“罪臣愿意!”
“既然如此,你就把减税之法给我推行下去,半年之后,我要看到成效!”
梁光兆这事不是一起,也不是每次林黛玉都给他们机会戴罪立功,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梁光兆这般肯认罪。
此事很快便传到京州,有人在李元英面前弹劾林黛玉,说她握权擅专,私自改变税法,蔑视皇上权威,按律当斩。
林黛玉收到李元英的信件,看着那些谣传微微一笑。
袅袅见林黛玉看着信笑得花一样,凑上来问:“姑娘,你知道咱姑苏百姓怎么说你?”
“怎么说?”林黛玉抬头看她。
袅袅眨眨眼道:“姑苏之光。”
林黛玉闻言一笑,继续低头看信,看着李元英苍劲雄浑的字体,不禁想起她习武时傲然挺立的身姿,不觉耳根发热,脸颊早已红了半边。
不过半年,减税之法终于在姑苏推行开。
林黛玉走在街头上,看到越来越热闹的街道,想着若是李元英能来亲眼看看该多好。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是时候,想到半年前在码头跟着父亲卖贝壳项链的女孩,林黛玉加快步子去了姑苏书院。
姑苏书院里全是本地世家大族的子弟,非富即贵。
这里的学生个个相貌不凡,才华也不错,本就是富贵,加上受到本地最一流的教育,未来的天下依然是他们的。而那些贫寒人家,终究只能继承贫寒。
林黛玉叹口气,抬头看一眼书院匾额上的四个大字:姑苏书院。大门两侧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勤能补拙方为大智,大智若愚才能圣贤。
她叩了叩门环。
不一会儿一个十来岁的书童探出头来,看见她问:“你是谁?”
林黛玉笑道:“我是姑苏府的官差,特地来看看书院里缺什么,大人让我来问问。”
小小书童上下大量林黛玉,见她一脸和气也不难为,直道:“那你跟我来。”
林黛玉跟着小书童往里走,来到一处清幽之地。
篱笆围成的小院里坐落三间茅草屋,与这书院的宏伟高大格格不入。
书童先黛玉两步,站在篱笆门前,唤了声:“先生,姑苏府来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