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72章(1 / 2)
除夕那天,林黛玉拿着当年送给林如海的双鱼玉佩站在窗前,想起去京州的那个除夕。
转眼过去这么多年,她似乎实现了当初的梦想,可又似乎还差得远,不过在姑苏这么一丁点的地界试验了她不成熟的构想,这远远不够。
“姑娘,你在想什么?大过年的,还不出去看烟花?”袅袅手里拿着一把最近新时兴的仙女棒跑过来,伸手给她一根。
林黛玉接过那根与她前世记忆里几乎一模一样的仙女棒,不由轻叹:“看来只要有宽松安定的环境,什么样的好物都能造出来。”
袅袅一听想了一会:“姑娘说得有理,但也只有姑娘你才会想出这么好的点子,也只有你才有这么慈悲的心怀。”
林黛玉闻言一笑,用火折子点燃一根仙女棒。
燃起的星火在暗夜里显得格外明亮,犹如一把火炬。
林黛玉心道也许自己就是这暗夜里最初的星火,一旦燃起便瞬间形成燎原之势,席卷整个西晋大地。
果然,李元英新年第一件事便是在全国推广减税政策,让穷人家的孩子接受免费的教育。
林黛玉刚出门,身后传来:“林大人!”
回头便见一熟悉的面孔朝她走来,那人冲她拱手一拜:“林大人!新年好啊!”
林黛玉愣了片刻,方问:“不知阁下是?”
“林大人怕是忘了小人了,当初小人在姑苏码头买贝壳项链,大人还来买过。”
林黛玉恍然大悟,那时寒酸的男子此时却春风满面,一身的绫罗,与印象中的那个瑟缩着的男人完全判若两人。
“你女儿可读书了?”林黛玉最关心的就是这个。
男人兴奋地又冲林黛玉鞠了一躬:“还是要感谢林大人,要不是大人您扩建姑苏学院,我们这样的人家怎么可能供孩子上得起学?”
林黛玉没想到他会专门来感谢自己:“这不过是我应该做的,看样子你过得很好,这样我就放心了。”
原本想到姑苏码头再看看的,现在见到他,林黛玉反而有些想打退堂鼓。
男子对着她千恩万谢,非要送给她新年礼物,但都被她一一拒绝。
“你我虽只有一面之缘,你能记得我,我很是高兴,可这位大哥,我希望你能让自己的女儿好好读书。”
男人似乎听懂她的话,连连点头:“林大人放心,我一定让小女以大人为榜样,争取一举考中进士。”
林黛玉看着男人的背影,眉头微皱,她并不是让那孩子非科举不可,只是想让那些女孩子多读些书,多知道些人生的道理,这些并非男人的专利。
她还是来到姑苏码头,满眼皆是大吨位的商船,来往的人遍及西晋周边各国。当初的鱼贩早已摇身一变成为生意遍布全国的大商巨贾,前些时候,她收到一封来自京州的感谢信,竟然是当初那个她刚回姑苏时来姑苏码头调研的第一个不肯卖她鱼的那个鱼贩。信上说,若不是当年黛玉的一番指点,他不可能茅塞顿开,也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站在码头的甲板上,林黛玉望着行色匆匆的商旅,想起林家在全国各处的钱庄、商号在这几年也越做越大。听说丁白辞了官,一门心思做生意,不仅将制冰的生意带到了大融城,还做起了冰糖葫芦的买卖,说要把冰糖葫芦卖到人世间的每个角落,因为他曾承诺雪雁,给她做全世界最好吃的冰糖葫芦。
回到府里,林黛玉听见袅袅正在那里和府里的小丫头讲故事,说的正是当年她与李元英如何逼宫如何打败睿亲王的事。
那丫头样子可爱得紧,总是跟在袅袅屁股后面嚷嚷着要袅袅姐姐陪着她玩,开始时袅袅烦得很,日子久了慢慢习惯,便整日带着她到处跑着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