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第26章(2 / 2)

加入书签

太平公主若有所思,转身对着上官婉儿道:“婉儿,我猜阿娘一定特别想见一见刘娥,她俩的思想都太超越当下时代了。”

上官婉儿放下手中的纸笔,点头道:“刘娥长自民间,又因生计辗转与蜀地和汴梁,思想与众不同,超于常人也在情理之中。”

她心中思忖,之前天幕提到贵族女子多依赖父兄丈夫,如果也能给平民女子一个机会,她们有机会自立谋求富贵,是不是会更加珍惜呢?

就像她出自掖庭,是罪臣之后,对眼前的一切机会都格外珍惜,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

上官婉儿道:“公主,婉儿有个主意,我们开办的学校也应该招收一些平民家的女子才对。”

“好啊!”太平公主的声音响起。“我来出钱,她们进学不用花钱,说不定能再发掘几个像婉儿、刘娥似的人才给阿娘。”

“那公主可要失望了。”上官婉儿道。

“为何?”

上官婉儿自信道:“能比得上我的,少有!”

太平公主一时沉默了,才女都这么狂的吗?

大明宫中,武?并没有太平公主想的是与刘娥会面,她的第一感觉是深深的难过。

身后事无法操控,刘娥所做的所有努力,在她死后都化为乌有,全部被毁灭,付之一炬。

这一刻,武?对未来感到一种迷茫,登基那一刻的喜悦慢慢消退,难道她当皇帝就是为了过一把瘾?

【而不符合士大夫们想法的皇太后,会招来不断地反对。

1028年,左司谏刘随:“帝既益习天下事,而太后犹未归政,随请军国常务专禀帝旨。”

1029年末,秘阁校理范仲淹:“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行家人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

范仲淹这次上奏,是不想皇帝率百官向刘娥祝寿,觉得这有损皇帝威严,毕竟皇帝最大么。

随后,范仲淹又上疏《乞太后还政奏》。

再然后……范仲淹自请补外,出京去了。

1031年,翰林学士宋绶又上言还政。

1032年,五月,进士林献可请皇太后还政。

八月,滕宗谅与刘越因应皇宫大火一事,认为太后执政,引起上天不满,请太后还政。孙祖德、刘涣、石延年等,也纷纷奏请太后还政。】

东汉

邓绥叹道:“好熟悉的场景啊。”

当初大汉地震,也扣锅到她头上,说是阴阳失调。

还有永初元年时,郎中杜根和同署的郎中一同上书进谏,也让她还政。

但她不喜,就下令杖杀了这些人,剩下个杜根装死逃过一劫。

还政是借口,向皇帝表忠心,想升官才是真心。

商城开放后,她买了东汉的史书,在她去世后,杜根不就如愿以偿,被刘祜以公车特征入朝,拜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