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第27章(2 / 2)

加入书签

远在燕王宅的赵元俨打了一个喷嚏,他要不要现在就进宫去请罪呢?

【仁宗赵祯听闻后,伤痛欲绝,几日不能上朝,并下诏自责。

然后行动很快的派兵包围了刘氏府邸,并去李妃灵柩所在的洪福院,要开棺验尸!】

刘娥发出阵阵冷笑,顿觉自己满腔付出都成了笑话。

十五岁的赵祯在一旁不言不语,急切的想知道验尸的结果。

【结果发现李宸妃的面色如玉,穿的衣服是皇太后的,在水银养护下,尸身没有腐烂。

赵祯终于感叹道:“人的话,岂可尽信啊!”

随后,赵祯在刘娥的灵位前,焚香哭泣着禀告说:“从今以后,大娘娘一生都清楚分明了。②

真是大孝子,还自此清白了,用得着你赵祯证明?不就是赵祯第一个不坚信,然后去开棺验尸么。

“仁宗认母”一事,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赵祯不得不下令民间不要议论刘娥的事情。

李氏之所以被厚葬,也是刘娥听了吕夷简的劝告:说你不厚葬李氏,可能你死了后,刘家就保不住了。

吕夷简也是个明白人,给的建议确实中肯。

这个事告诉我们,别人的儿子是养不熟的,上一期视频邓绥死后,邓家不也照样被清算了。】

东汉时,邓绥有同感的点点头,她已经让众大臣推举新的皇位储君了。

北宋

“来人,”刘娥肃声道:“去请李妃回宫,与圣上好好叙一叙母子情。”

一旁,年仅十五的赵祯面色发白,弱弱道:“大娘娘……”

刘娥打断赵祯,“圣上,血浓于水,见一见李氏吧,免得你再被小人的谗言挑唆了。”

赵祯懦懦说了一句是,随后不敢再言语。

【认回生母后,仁宗将李氏陪葬永定陵,奉祀于奉慈庙,又于景灵宫建神御殿,殿称广孝。

庆历年间,又改李氏谥为“章懿皇后”,与刘太后一同升?太庙。

随后又封李氏的弟弟李用和为彰信军节度使、检校侍中,盛宠优渥。

赵祯还遗憾自己没能报答李氏的生育之恩,把亲女儿福康公主下嫁给了李用和之子。

然后,被迫尽孝的福康公主出嫁后开始了倒霉的后半辈子。】

北宋

刘娥看了一眼赵祯,一时间大为不解,赵祯又是追谥,又是大封李氏娘家人,还要再把女儿嫁过去亲上加亲。

果真是血浓于水吗?还是她太严厉了,让赵祯对未谋面的李氏有无限好感?

北宋,仁宗朝

赵祯大吃一惊,什么?

到底发生了什么?福康怎么会倒霉半辈子?

【赵祯一共有十三个孩子,但是活到成年的只有四个女儿。】

北宋,一心求子的赵祯突然心凉了,他还没放弃生儿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