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2第72章(2 / 2)

加入书签

刚过申时,天色已渐渐昏暗,乾清宫内气氛凝重。

萧墨凌神色冷峻地端坐首位,双拳隐于袖中,抬眸凝视着对面噤若寒蝉的大臣们。

“仅仅一夜,消息便如野火燎原般传遍京师,无论是士人、学子还是寻常百姓,大街小巷无处不在议论此事。各位爱卿,你们认为,这消息究竟是如何泄露的?”

庆如韩位居群臣之首,望着此刻聚集在此的一众人等,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此事太过重大,朝廷若无决策便贸然传开,势必会引发恐慌,导致士气低落,未战先怯。

更何况,百姓间的传言真假难辨,甚至夸大其词,将一切描绘得神乎其神,心惊胆战。

今日到场之人,不仅有朝廷重臣,醇亲王、宁郡王以及贤昭公主皆在。

太后或许已与陛下提前商讨出对策?

等待许久都无人回应,萧墨凌身体微微后倾,淡笑着不紧不慢道:“莫非是朕错怪了众位爱卿,导致消息无缘无故地泄露?”

陆泽身姿愈低。

昨夜归府后,他又与几位重臣深谈许久。

这等大事自王朝成立以来首次发生,知晓实情的人无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一夜半日的煎熬分析时局,后豁然发现,此刻或许是凌儿真正掌握朝政的绝佳时机,实属难得。

沉吟片刻,陆泽率先站出队列,俯首行礼道:“陛下、太后娘娘,北狄可汗曾与我朝签订协议,现在却贸然毁约残杀我王朝子民,此乃背信弃义、逆天悖理之举。□□之威不可侵犯,老臣认为应立即出兵讨伐,以振我国威。”

有了陆泽带头,后续官员纷纷出列禀报。

户部尚书慷慨激昂,声音于大殿中回荡,“我朝繁盛,商户们按时缴纳赋税,国库充盈,钱粮满仓。老臣认为只需我等精心筹划,权衡利弊后选择最佳方案,便能使国库更加昌盛,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明昭王朝已平安度过四年,但骨子里的血性仍未完全消逝。

工部尚书随后站出队列,禀报道:“启奏陛下,若出兵讨伐必须确保道路畅通,兵部押送粮草及时。既然二位大人同意出兵,工部愿意倾尽全力,提前侦查并修缮官道,以确保不延误战机。”

向来倡导和谐的礼部也持相同意见,只是表达得更为委婉。

乾清宫内义愤填膺,各抒己见。

各部根据自身职责与利益,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与市井小民不同的则是话语更为委婉。

一旁静静聆听的萧抒戳了戳身旁人的衣袖,低声侧首道:“陛下最初询问的,似乎并非此事吧?是谁带头将话题拐弯了呢?”

蔫润知朝他轻轻摇了摇头便不再理会,转而看向右侧,“是陛下召你来的吗?”

“嗯。”前方讨论得热火朝天,萧沁澜亦压低了声音回应,“京师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