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绝望(2 / 2)
哲哲携着大玉儿的手,走在回廊上,低语道:“玉儿,皇上是心疼得糊涂了,为了福临你也得放宽心,多保重。”
“我不怪皇上,也不怪姐姐。只是姑姑,刚才皇上那番话你也别往心里去,”大玉儿小心地注意着哲哲的神情,却发觉此刻竟看不出些什么。
“我乏了,你先回去吧。”哲哲闭而不回。
皇太极刚才的话,一句句,一字字,仿佛火炭,又如寒冰,令她的身子一时冰凉,一时火热。她交握双手,指甲用力掐进自己掌心,连这尖锐的痛,也惊不去心头的那份失望之情。
哲哲重重垂下眼帘,终于笑出泪水。这么多年,原来这么多年自己所做的,所为他做的在他看来只是这样,这些日子他的变化,也是一个笑话,一个天大的笑话。可惜她还是相信了,还是一步步深陷了,如今这个笑话该醒了,这场闹剧也该结束了。
可是很难受,胸口紧紧揪扯,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揪住,直往下拽。一丝丝的疼痛,不够锋锐,却慢慢在心底最深处,泅开沉郁的钝痛。
初春时节,草木发芽,檐角开始滴雪水。
皇宫书房内,皇太极读着奏折,不禁拉下脸,皱起眉头。突然间,皇太极手抓奏折,一掌重重击在炕桌上,桌上茶盏都被震倒了。他面色铁青,咆哮道:“大胆的多尔衮,竟敢拿我的命令当耳旁风,准许他擅自让士卒轮班回家,准许他在应该围逼锦州的时刻,反而退兵三十里,”
范文程一听,脸都吓白了,“皇上暂且息怒,把事情问清楚再说。”
皇太极厉声打断道:“传我口谕,命济尔哈朗率兵前往锦州换防,叫多尔衮和同时围城的将领,立刻回师。”
范文程道:遵旨。
下午时分,消息就传到了后宫。
哲哲暗暗思虑了一番,同时围城的将领除了多尔衮还有豪格、硕托、杜度…不是亲王,就是贝勒,这回恐怕风波不小了。
哲哲看着范文程道:“我明白了!……你跪安吧!”
锦州是大清梦寐以求的据点,但是这么多年就是打不下来,这次多尔衮怕是要出大事了。哲哲在院子里走了几步。
范文程的意思她很清楚,是让自己从中多劝劝皇太极。可是哲哲苦笑,只怕这会只有关雎宫的那位说的话才能让他改变主意,可是那位是不会这么容易让多尔衮逃脱的。
而自从上次过后,她就已经向皇太极请命说自己身体不见好,将后宫之事暂且交给大玉儿管理,而她则一心向佛,不再过问后宫之事。皇太极也没来阻拦她,立马就批了。
珍哥把披风给哲哲戴上,“虽是春天了,不过还是有些许凉意,娘娘得注意自个的身体啊。”
“珍哥,你去把这些日子抄的佛经整理整理,待会陪我去一趟永福宫。”哲哲神色凝然。
“皇上,天都快亮了,您就安歇一会儿吧。”
贴身太监柔和的声音打断了皇太极的思绪,他抬头一望,果然窗外已是天色熹微了。一阵困意袭来,皇太极觉得眼皮格外沉,他吩咐太监吹熄蜡烛,自己勉强起身想到榻上歇息。
关雎宫里,海兰珠正凭窗而坐,呆呆出神。她的黑发蓬松松地挽着,眼睛里流露出深深的哀愁。
一想到年仅两岁就夭折的儿子,她的眼泪就如断了线的珠子,滴落在胸前的长袍上。
“娘娘,皇后娘娘来看您来了。”惠哥进来通报道。
“她来干什么,”海兰珠抹去眼角的泪水,语气不是很好。“你随便找个理由让她回去。”
在外的哲哲听到惠哥的回话也没说什么,折了身去了崇政殿。皇太极此时眉头紧锁,正来回踱着步子。
“皇上,皇后娘娘来了,”
皇太极双手倒背,“让她进来吧。”
“你怎么来了?”皇太极缓步走来。哲哲看见他神色憔悴心有不忍,“皇上就算国事繁忙,您也要注意休息。”
“我听范先生说,你让郑亲王前往锦州换防了?”顿了顿,哲哲才说道。
皇太极的情绪有些激动:“如果你是为多尔衮来说情的,那你可以回去了。”
“本来国家大事我不该参与,”被皇太极截断了要说的话,哲哲却并没有任何异常的反应。“只是这些将军、贝勒为了大清鞠躬尽瘁,希望皇上能够仔细调查清楚再行惩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