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七章 李丛的建议(2 / 2)

加入书签

李丛虽然被流放,但是心里却依旧觉得朝廷不过是被奸人当道,所以才害了许多大臣,他从前就是眼里看不得沙子的人,心中只有为百姓做事,这也是他为何会得罪摄政王的原因。

不过经此一事,他也开始反思,自己之前是否不会钻营,才会导致家人受到这般对待,思想有所改变,心想若是再有机会,一定要变得圆滑一些,所以见到陆琳琅这般大公无私,却不把功劳揽在身上,他替陆琳琅着急。

“李夫子,我知道您的想法,不过您说说如今这朝廷,我这法子若是上报,那真正得到便宜的会是百姓吗?只怕这样的法子,早就有人据为己有,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将百姓置于危难之中。

在京城或许我们看得不真切,可是到了远离朝堂的地方,亲眼见识了民生疾苦,您说这法子我敢轻易交给谁,焉知这是否会成为一把刺向自己的利剑,还不如直接一步到位,将其交给百姓,最终受益的是百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哎,陆东家您能有此志向,我当真是不及,你说得对,交给京城那些酒囊饭袋,到最后还有可能为了利益而做出疯狂的举动,您这般不为名利所动的心态,我虽年长,却还没有学会用平常心看待,反倒是钻进了牛角尖中。

如今皇上和摄政王斗法,遭殃的是我们这些池鱼,这时候献上去,只怕不仅得不到封赏,还会引来灾祸,陆东家高见,那我就不掺和了,我如今最适合的就是教书,说来在我入朝为官之前,就想着去教书。

不过那时我对官场还怀有一丝期待,想要报效朝廷,最后却落得这般下场,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教书上,我定然会尽职尽责,教好这些孩子,他们才是大启以后的希望。”

李丛听到这话后也知道自己肤浅了,想了想,还是教书最适合自己,走的时候,心结也解开了,走路的步伐都轻快起来。

陆琳琅自然知道他是好心,也领了他的好意。

红薯出芽了,庄子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