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我都想学(2 / 2)

加入书签

她昨晚就跟今越做了自我介绍,说是因为她在家里排行老四,所以她的名字叫做四丫,还很羡慕的跟今越说,她的名字真好听。

她的名字很好听吗……

今越想起了那个给她取名的小少爷。

明明跟她弟弟是一样大的年纪,跟她弟弟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她的弟弟虽然黝黑却一点也不瘦小,成日在屋里作威作福,阿爹阿娘也乐得宠他,稍微有一点小事不顺他的心意便在地上撒泼打滚,这时候阿爹阿娘为了哄弟弟开心,就会拿起门口的笤帚往她身上抽,说是她这个姐姐没有照顾好弟弟。

可昨日见到的那个小少爷……

他看起来那么柔软又那么明亮,仿佛浑身都散发着阳光的味道。

小少爷给的糖霜,也是她这辈子都不曾经历过的甜蜜滋味。

“孙府将我们买回来自有孙府的用意。”今越轻轻的说:“想这么多也没什么用。”

但四丫还在自顾自的说:“其实我还挺感激昨天那个小少爷的,要是他没有买下我,我阿爹肯定要把我卖去章台的,比起去章台,还不如上大户人家当婢女呢。”

今越只是淡淡的听着,没有出声。

许是跟今越聊天得到的反馈太少了,四丫自顾自的说了一阵之后感觉到没意思,便离开今越身边找别人聊天去了。

今越这一等,就从太阳初升等到了下午一觉睡醒。

孙府还是没人来安排她们。

问那些来送午饭的人,也什么有用的讯息都没有得到。

原本四处找人聊天的四丫也有点惴惴不安,找到一个角落缩进去不动了。

而另一边的孙宣实在不是想故意晾着她们或者是怎么样。

而是他还在跟徐夫子作斗争。

解铃还须系铃人,虽然周瑜说他可以帮忙把徐夫子给请来,但毕竟这是孙宣自己的事,他做不到看着周瑜一通忙活,自己在一旁看着。

可孙宣万万没料到,他这边单方面跟徐夫子和解了,那边徐夫子连门都不让他进。

孙宣:“……”

谁有求于人谁就低人一等,他忍了!

俗话说得好,要脸的人就怕不要脸的人。

孙宣从他前面几次轻易就惹怒了徐夫子的经验来看,徐夫子就属于那种要脸的人。

那正好,他可以不要脸。

孙宣一不做二不休,撩起袖子整个人就往徐夫子家的大门上贴。

别看他人小手小,拍起门来那是非常的有劲。

“砰砰砰”徐夫子家的大门被孙宣拍得一直响。

“徐夫子,你在家吗?我是孙宣,我来看看你呀。”

“徐夫子?怎么没声啊徐夫子?你还好吗徐夫子?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徐夫子?”

“真是令人担心啊徐夫子,你要是没事的话过来开开门啊。要是有事的话我也好帮你报官啊徐夫子。”

孙宣弄出来的动静不小,逐渐徐夫子家门口就聚集了一堆看热闹的人。

有人好奇的问:“孙小公子,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孙宣可怜兮兮的回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想来看看徐夫子最近还好吗?”说着说着他还抽了两下鼻子,一副很伤心的样子:“但是徐夫子,好像不愿意见我。”

“唉,这就是徐夫子的不是了,怎么还跟一个孩子计较呢。”

“就是啊,孙小公子还只是个孩子而已,一个孩子能犯多大的事?徐夫子也忒小心眼了。”

院子里的徐夫子听着门口吵吵嚷嚷的声音忍无可忍的拉开门:“你到底想干什么?!”

徐夫子骤然开门,一直靠着门的孙宣差点一个趔趄没站稳,直接摔进徐夫子的院子里。

孙宣扶住门框站稳,抬头冲徐夫子甜甜一笑:“徐夫子,原来你没事呀,真是太好啦。”

徐夫子有火发不出,只能板着脸让等在一边的周瑜跟孙策带着孙宣进门。

孙宣一进院子就很殷勤的用袖子使劲擦原本就没灰的石凳,擦完就冲徐夫子笑:“夫子,已经干净了,您请坐。”

徐夫子:“……”

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这小孩突然转性子了?

徐夫子绷着脸坐下:“说吧,你们找老朽有什么事?”

孙宣上来直接库库一通拍马屁:“先生您才高八斗、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博古通今……”

“停停。”徐夫子打断孙宣的马屁进度,证明自己不吃这一套:“你到底想做什么?”

孙宣嘿嘿一笑:“徐夫子,您考不考虑重新来孙府教书呀?”

徐夫子:“……”

他就知道。

眼看徐夫子脸上的神色变得有点奇怪,孙宣赶忙补充道:“不是教我不是教我,是教一批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弟子。”紧接着孙宣又补上一句:“不过也可以让我旁听一下嘛。”

徐夫子自动无视了孙宣说要旁听的那句话:“女弟子?”

“是的是的。”孙宣点头如捣蒜:“徐夫子,你都不知道,她们真的非常非常的可怜的,要是徐夫子不愿意教她们的话,那可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孙宣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给徐夫子扣上一顶大帽子。

紧接着,他又开始描述那群小姑娘有多可怜、多无助,徐夫子的教导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孙策在一旁偷偷拉了拉周瑜的袖子:“你说,他这套都是上哪学的?你教的?”

周瑜嘴角抽了抽:“阿策,脏水不是这样泼的。”

“嘿嘿。”

那边孙宣还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其实徐夫子也不是那种很死板的人,在孙宣的劝说下,其实他心里是很愿意去孙家教授那群可怜的女子的。

但他就是有点拉不下来这个脸。

先前孙宣三番两次的下他面子,徐夫子这时候心里还是有点膈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