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四章 神的性质及其研究应用(2 / 2)

加入书签

“我说的这些可能会给你带来认知上的冲击,引发恐慌情绪,但你其实没必要为此太过担心。”

“神对世界的影响是有前提的。意识和物质的距离比广袤星河的两端还要遥远,那是超越纬度的终极界限,是世界对人类为数不多的仁慈。”

“它隔绝了人与神的交汇,让绝大多数人得以安居在科学的世界中,秉持理性度过一生。”

“只有为数不多的天赋超绝之人,才能突破这个限制,成为神灵降世的通道。”

克利夫用笔画了两个同心圆,并在二者之间写下一个单词。

【灵感界限】

“某些神学家认为,生物的群体意识以类气态的形式汇聚于高天之上,包裹整个星球,形成界限。向下是人类存活的物质世界,向上便是神明盘踞的意识深空。”

“二者之间的距离,即是灵感界限。”

“拥有特殊天赋、意识强度大于10弗洛以及更高的超绝之人可以突破这个界限,从物质世界向意识世界靠拢,逐渐递进,最终完成真实与虚幻的接触。”

“这一过程被称为:【升空】”

“灵感越强,升空越高。高度每提升百米,你能看到的神明也就更多、更可怕。”

“而同时,真实和虚幻的距离也将在你身上日渐模糊。”

“这是靠近神的代价。”

克利夫没有详诉这一代价具体指的是什么,但顾修涯联系自己的经历,已然有所明悟。

??它是幻觉、也是梦境,更是自己日渐趋于混乱的精神。

顾修涯想起了经常出现在自己梦中的青铜巨尺。

以及其上的刻度。

如果每升空百米就会更靠近虚幻一步,那‘万丈’呢?

这一刻,他突然明白,自己缘何能够先后两次目睹那般伟岸超绝的身影了。

“了解了神的性质,也就有了研究和应用的基础。这方面前人留下了足够多的经验,丰富程度涵盖万千。调查局如今做的,也只是在其基础上归纳总结,进行更科学系

统的延伸罢了。”

克利夫用一条线解释了这部分知识。

他认为人和神的交汇属于链式反应。

即:得知相关知识??相信相关知识??通过灵感界限检定??见到神明??获得神灵眷顾??驾驭驻念神物。

“所谓驻念神物,其实就是神灵的意识能量越过灵感界限,停驻于物质世界后,由于某种不知名原因汇聚成的遗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