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情1(2 / 2)
他带她从漫天席卷的风沙中逃离,她那时不过十二岁,害怕得紧,小声地哭,他把她的手按在他的肚子上,叫她别哭了。是稚嫩的童声,她以为是个大哥哥,但听着声音似乎和她差不多大,把双手一并搭上去抱住他的腰,他身上有股奶香,她深深嗅着,感到很安心。
到了城镇,少年拨了她的手,翻身下马,被一群随从簇拥着走了,连那匹汗血宝马也有两人专程照顾,细细擦去它鬃毛上沾满的黄沙。她在跟爹娘的商队回家前,竖起耳朵,听到一个随从说:“二公子受累了,今日流沙,没有商人伤亡,百姓们都要感谢你呢。”
二公子,是什么二公子?一旦留心景姒很容易发现,是护佑了雍州多年平安的军阀戚家,二公子戚延。
戚家的名号在雍州如雷贯耳,无人不识,家主戚螟原是镇北节度使,领左武卫都督兼雍州都督,盘踞西北之地三十年,拥兵数十万,于山河离乱至际毅然出兵,征战十数年,是天下最强势的军阀。大伯父总和友人在家中的正屋商谈,景姒在墙角那儿听着,他们说其他的小鱼小虾不足为惧,戚螟只要和西南的博陵王打一场,便能分出胜负,戚家的赢面很大。
他们说,二公子戚延,兵荒马乱中出生,马背上长大,自小颇有胆识,又多计谋,在几场大战中崭露头角,是让各路诸侯忌惮的存在。
人们偏爱少年英雄。走在雍州首府溧城的街头,到处都是戚延的传闻,二公子又跟随戚螟出征打了胜仗,一意孤行放了数万战俘,让戚螟气得跳脚,用计让冀州刺史刘铳杯酒释兵权,被引为佳话……景姒一天天长大,世人加诸在戚延身上的溢美之词也越来越多,雄韬伟略,鹰视狼顾,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她每次都会驻足听完旁人对他的议论,暗自感慨,和她同岁的少年,竟如此了不起。
可惜他们的交集只有那一场流沙,如果回到那天就好了,她会在他离开前叫住他,告诉他,她的名字叫做景姒。
要再见到戚延不难,他虽跟随大军四处征战,却总是要回溧城的。每次他回来,景姒会欣喜万分地跑到城门边上,看他披戴银色盔甲骑马走过大街,身后随从大军鱼贯跟着。他的皮肤比旁人都要白,有时晒得发红蜕皮,有时脸上多几道细小的伤口,剑眉锋利凤眸微挑,是一副睥睨无情的冷相。
她在夹道相迎的百姓中一路追着,仰望他的脸,想象他握着缰绳的手掌是什么温度,紧抿的双唇是什么触感,想知道,她现在伸开双臂还能不能环住他的腰身,就像在那天在沙漠里,想知道他脱去坚硬的盔甲,能不能听到炙热的心跳。
百姓们渐渐开始说,戚二公子才十四五岁,沾染了军中的恶习,已经是个风月场里的老油子。每逢回溧城必然往那红袖楼去,出手极大方,姑娘们都盼着他去,即便没有银子,能和二公子那样的人春风一度也是愿意的。景姒初听到这番话时难过了许久,又曾亲眼看见他身边伴着两位美人在琼宇楼赏月,美人哄得他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