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幕后布局,借力打力(1 / 2)
周志清倒台后的朝堂风雨飘摇,朝中几位与周志清关系密切的大臣如坐针毡,生怕被牵连。于是,这些大臣偷偷聚集在一处隐秘的密室中,商议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波。他们表面上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维护朝廷安定,但内心却在惴惴不安地掩盖自己的罪行,生怕一个不慎就步了周志清的后尘。
夜已深,几位大臣在一个灯光昏暗的密室内聚集。窗外黑暗如墨,只有微弱的烛火摇曳着,映照出他们神情的焦虑和忐忑。
赵大人(冷静地抿了一口茶,试图压下心头的慌乱):诸位,周志清之事已成定局,咱们今日相聚,也无非是为了大局。周大人一案影响广泛,倘若再有更多牵连,只怕整个朝堂都要陷入混乱。
王大人(低声冷笑,言语中带着不屑):大人所言极是,不过,"大局"这两个字,究竟指的是什么?赵大人莫非不知,我们的名字早已出现在天?帝的名单上了?所谓的"大局",不过是我们自保之道罢了。
刘大人(脸色发白,紧张地擦了擦额头的汗):两位说得对,可是,若是天?帝真的要追查下去,我们该如何自处?周志清他……他可是在被召见之前都毫无察觉,最后还是被拉下了马。谁能保证我们不会步其后尘?
赵大人(眼神锐利,语气低沉):如今,保住自己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天?帝年轻气盛,志在清除朝中弊病,恐怕未必会放过我们。不过,若是我们能联合起来,倒未必不能找条生路。
几人彼此对视,皆在揣摩对方的意图。这时,坐在角落的王大人忽然冷冷开口。
王大人(压低声音,谨慎地说):诸位,既然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不如说得更直接些。与其等天?帝找上门来,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主动表明立场。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还怕他一人之力能撼动我们?
刘大人(显得有些慌乱):可是……可是天?帝若是认定我们有罪,我们该如何自证清白?
赵大人(面露深思之色,缓缓道):我有一个提议。我们可以上奏请求严查朝中弊端,以此来示忠。只要我们摆出立场,或许能暂时让天?帝放松警惕。
王大人(冷笑道):此计虽妙,但也要小心别被反将一军。若天?帝真要追查,只怕我们的身份也未必保得住。
赵大人(坚定地说):不试怎知?如今情势已危,我们唯有放手一搏。天?帝虽有雄心壮志,但朝中关系盘根错节,他也未必真敢动手过狠。
这时,藏在暗处的密探将几人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听入耳中。
聚会结束后,暗线迅速回到萧云天府中,禀报所见所闻。深夜,书房中只有一盏孤灯,映照出萧云天的沉思神情。
密探(恭敬地低声道):大人,属下已按您的吩咐,将赵大人他们的谈话都听了下来。几位大臣皆心怀恐惧,试图联合自保,甚至打算上奏示忠。
萧云天(微微冷笑,目光冷锐):示忠?哼,不过是掩饰罪行的遮羞布罢了。他们越是急于撇清关系,越显得心虚。看来,这条路可以让他们自己走向毁灭。
密探(低头禀报):大人,赵大人他们似乎已有所怀疑,暗中还在试探朝中其他势力的态度。若要将此事继续推向高潮,是否需要进一步行动?
萧云天(轻声道):不急,先让他们自乱阵脚。这朝堂之中,越多的人牵扯其中,对我越是有利。赵大人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真正的敌人还在后面。
周志清的倒台让朝中几位与他有牵连的官员内心惶惶不安。萧云天见状,不急于出手清除他们,而是决定让他们彼此生疑,逐渐削弱他们的力量。萧云天派出密探,暗中散布谣言,让这些大臣们陷入互相猜忌的泥潭。
萧云天一身黑衣立于凉亭之中,仰望夜空,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片刻后,一道黑影出现在他身旁,正是萧云天的密探。
密探(低声汇报):启禀主公,周志清倒台后,那几位与他关系密切的大臣十分不安。臣已探得他们近日频频聚会,暗中商讨自保之策。
萧云天(冷笑,眼中透出一丝讥讽):呵,朝中这些人平日里为了利益争权夺利,如今局势稍有动荡,便各自慌乱。也罢,既然他们如此惶恐,不如就让他们互相猜忌,彼此牵制。
密探(点头):主公高见。臣已安排人手,散布周志清倒台是他人告发的谣言,令那些人产生疑心,互相试探。
萧云天(淡然一笑,语气冰冷):很好。只需添一把火,他们自会自乱阵脚。眼下不宜与天?帝正面对抗,倒不如利用这些鼠辈,让他们先自相残杀。
两位朝中官员暗中会面,彼此神色戒备,虽表面寒暄,语气中却带有试探之意。
官员甲(试探性地微笑,举起茶杯):周大人倒台一事惊动朝野,想必咱们这些与他往来密切之人也难免被人多看一眼。兄台对此可有何应对之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