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2宁杀错一百(1 / 2)

加入书签

夜幕低垂,宫中一片寂静。御书房里灯火微弱,天?帝端坐于书案后,眼神深邃而冷漠,对身前毕恭毕敬的陈公公低声说道:

天?帝(冷冷地):陈公公,近来朝臣间风声似乎渐多,朕命你安排一场假传密旨的行动,谎称朝中已有贪腐之人被察觉,并将派出心腹调查淮南税金问题。

陈公公(微微低头,恭敬应答):皇上英明,臣明白。只是,此次是否要指名道姓,或是隐晦几分?

天?帝(冷笑一声):不必点明。让他们自乱阵脚,朕要的就是让那些心中有鬼之人自行暴露。你选几个适当的官员,散布这消息,但不可显得过于刻意。

陈公公(点头,谨慎地回道):微臣明白,这就去安排。臣会找几位与淮南官员往来密切的人,自然会让他们坐立不安。

陈公公挑选了几位心思活络的朝臣,安排暗中传出“密旨”的消息。在某个傍晚,他来到其中一位中层官员??淮南通判百大人的府邸。

陈公公(佯作不经意,低声对百大人耳语):百大人,近来淮南税金问题隐现,皇上已经察觉到朝中有些人心术不正,准备暗中派遣心腹彻查此事。

百大人(闻言,神色微变,但勉强镇定):陈公公,这……莫非皇上对微臣有所疑虑?

陈公公(微微一笑,假意安慰道):百大人何必多虑?只是提醒您一句,朝中风声渐紧,您也是身居高位之人,行事更须小心谨慎。若是无事,自然不必担心;可若有……也莫怪皇上无情。

百大人(脸色微白,心生忐忑,强装镇定):微臣明白,多谢公公提醒。

陈公公见他神色不安,满意地离去,心知自己已成功挑起了百大人的疑虑。而这小小的谎言,必将迅速扩散,引发连锁反应。

次日早朝,百大人已彻夜难眠,眼神焦虑。他四处观望,怀疑的目光扫过同僚,不禁心生怀疑。正好另一位淮南的中层官员张大人也正注视着他,似有心事,李大人心生一计,决定试探一二。

百大人(凑近张大人,小声地):张大人,近日朝中风声不小,你可听说……似乎有人要查淮南的税务?

张大人(眼神闪烁,神色不自然):咳,这事倒也听说些许,但不知真假。

百大人(压低声音):我看,咱们得小心些。若是有人心怀不轨……恐怕此事会不小。

张大人(脸色微变,低声附和):正是正是。只是……百大人,我等实无所为,若是真有查证之人,咱们恐怕要更加小心应对才是。

回到府邸,百大人心绪愈加不宁。他越想越觉得不安,总觉得张大人似乎言外有意,是不是已将他视为敌人,甚至有心出卖他?夜深时分,他不禁唤来自己的心腹幕僚商议。

百大人(脸色阴沉,声音压低):此事非同小可,张大人今日之言语颇有深意,难道……他早已准备向皇上揭发于我?

幕僚(谨慎地分析道):大人,此事不宜妄下结论。若果真如此,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是否考虑向皇上表明忠心?

百大人(犹豫片刻,眼神闪烁):你是说……揭发其他人,以表忠心?

幕僚(点头):如此方显忠诚。既然这风声四起,不如先挑些关系不深的同僚,让他们先行受难。大人自可全身而退。

御书房内,陈公公向天?帝汇报假传密旨的成效。

陈公公(低声道):皇上,那几位官员已坐立不安,其中李大人似乎意图先发制人,揭发他人以求自保。

天?帝(微微一笑,眼中寒光一闪):很好,一条线牵出一张网,他们终会自乱阵脚。朕不过是抛出一个谎言,他们便已相互猜忌,如此下去,不出数日,他们之中必然有人沉不住气,揭发出真正的贪腐之人。

陈公公(恭敬附和):皇上高明,不费一兵一卒,便让朝臣自陷疑云。想必,不久便能引出他们中的贪腐者。

天?帝(冷然道):陈公公,你继续盯紧他们,每一人的言行都不容有失。记住,朕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

天?帝在对待臣子的忠诚上,一贯采取严厉且冷酷的态度。他深谙人心的复杂,也知道一国之君若想真正掌控大局,必须有决绝的手段。此次为肃清朝堂贪腐势力,天?帝决定不惜代价,以“宁杀错一百,不放过一个”的心态去对待怀疑对象。他的策略不仅是为了查出贪官,更是为了树立威慑,让每个朝臣心中都对皇权生出恐惧。

御书房中,夜色沉沉,唯有烛火微弱闪烁。天?帝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冷峻。陈公公站在一旁,等候皇上指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