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实则虚之,虚之实则(2 / 2)

加入书签

“反扑也好,乱局越大,越是我们的机会。”

天?帝坐于龙椅之上,神色阴冷,殿内文武百官屏息静气。金龙纹的御袍在晨光下熠熠生辉,整个大殿弥漫着一股压抑的肃杀之气。一份刚从淮南传来的军报被摆在案前,侍从不敢抬头,跪在地上等待天?帝发话。

天?帝冷笑着扫视朝臣,手指轻轻敲击案桌,每一声都仿佛击打在众人心上:

“萧云天,叛臣逆贼!昔日朕念其旧功,不曾赶尽杀绝,如今却敢在淮南养精蓄锐,意图分裂朝廷!朕岂能容忍此等狼子野心?”

他的目光如刀锋般落在礼部尚书身上:

“你们这些臣子,个个读圣贤书,讲忠义道。如今叛逆割据一方,却无一人敢提兵讨贼,是不是觉得朕的皇位不稳,也不需要你们费心了?”

礼部尚书战战兢兢地上前一步,低声劝谏:

“陛下息怒……淮南之事虽确实复杂,但臣以为或许可以先行晓以大义,劝其归顺,而后再图讨伐。如此……”

天?帝骤然一拍龙案,怒声打断:

“劝?这种叛贼也配听大义?朕给过他活路,可他选择的是与朕为敌。诸位莫忘,淮南若一日不平,天下百姓便一日不得安宁!朕绝不会容许任何人威胁天?的江山。”

秦若川当即跪下请命:

“陛下,臣愿率领北方精锐,星夜南下,必定剿灭萧云天叛军,保江山社稷安稳!”

天?帝目露满意之色,摆手道:

“好!朕知你一片忠心。但此事不可轻率而为,朕需要的是一击必胜。”

司徒景眉头紧锁,站在众臣之后默然不语,心中却暗自思忖:

萧云天毕竟是一代名将,若陛下逼得太急,恐怕引发南方的全面叛乱。此时动兵,难免劳民伤财……

齐尚书出列,低声道:

“陛下,臣以为,与其明刀明枪地动兵,不如先派细作潜入淮南,挑拨其内部关系。萧云天虽是谋略之才,但淮南军中并非铁板一块。”

天?帝点头,深以为然:

“你所言有理。传朕旨意,命黑衣卫即刻行动,若能分化其心腹,将是大功一件。”

天?帝派遣御用文人和特使,散布关于萧云天的谣言,抹黑其在淮南的施政,以瓦解其在民间的声望。同时,命人联合商贾操控粮价,制造民间动乱。

在皇宫内的密室,天?帝对新任心腹、御史大夫徐廷说道:

“萧云天手握淮南军政大权,百姓若是忠于他,朕的威严将不复存在。徐廷,你可有良策,让南方民心回归于朕?”

徐廷低头沉思片刻,恭敬回答:

“陛下,民心易摇,谣言易起。不如由臣组织一批能言善辩之士,深入淮南散播萧云天压榨百姓、收刮民脂民膏的言论。同时,令商贾囤积粮食,扰乱市井。这等情势下,百姓必有怨言,臣等再以陛下的名义派人施粥、安抚民心,自能收效。”

天?帝满意地点头:

“很好。切记行事要隐秘,朕要让南方的百姓只恨萧云天,不恨朝廷。”

天?帝秘密扶植淮南境内的地方豪族和敌对势力,如地方军阀、商会组织,许以官爵和权利,诱导他们与萧云天对抗。

在御书房中,天?帝对东厂提督安德胜说道:

“淮南虽为萧云天掌控,但那些地方豪族未必甘愿长期受制于他。朕许以他们权利,只要他们能在关键时刻反水,便能牵制住萧云天的一部分精力。”

安德胜微微躬身,眼中带着一丝兴奋:

“陛下英明。臣已掌握淮南几位豪族的详细资料,其中周家与萧云天素来不和,可作为突破口。”

天?帝冷冷一笑:

“很好。告诉周家,只要他们能牵制住萧云天的行动,朕许他们封地和商税减免。”

天?帝派遣使者游说与萧云天结盟的各地势力,用重利和威胁,逼迫他们重新站队。淮南之外的边境势力成为争夺的重点。

一处隐秘的山庄中,天?帝的使者与某边疆势力首领密谈。烛光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

使者微笑着说道:

“首领,本官不妨直言。萧云天如今处境堪忧,与他结盟无异于引火烧身。而陛下愿以三年贡银和边境贸易自由作为条件,换取您中立甚至协助朝廷的态度。”

首领冷哼一声,语气中透着不满:

“陛下若真有诚意,是否愿意再加一条条件??允许我族军队扩大兵力?”

使者沉思片刻,点头道:

“可以。不过首领可要明白,若助萧云天对抗陛下,后果不堪设想。”

天?帝命东厂间谍渗透萧云天的阵营,假造命令、挑拨离间,试图制造内部分裂。同时,策反萧云天的几位重要将领。

在东厂秘密基地,提督安德胜对潜入萧云天阵营的密探说道:

“萧云天的左右臂膀??破武和柳岩,都是关键人物。设法让他们怀疑萧云天的忠诚或能力。制造他们的不满,只要裂痕出现,就会越来越深。”

密探低声应道:

“属下明白。属下已安排人伪造几封信件,暗示萧云天怀疑他们贪墨军饷。”

安德胜拍了拍密探的肩膀:

“记住,一击不中,继续下毒。朕要的不是一时的动摇,而是彻底的分裂。”

在淮南边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