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9新婚(1 / 2)

加入书签

踏入大殿,周听澜与谢泽川向皇帝行礼:“臣参见陛下。”

皇帝抬手示意:“爱卿平身。”

“多谢陛下。”

周听澜上前一步,面带焦急问道:“陛下,不知您叫我们来,是宫中发生了急事吗?”

不应该啊,端王已然伏诛,莫非是宫里还有端王余孽?

思及此,周听澜再度行礼:“陛下,您贵体安康吗?”

见周听澜一副紧张的模样,皇帝嘴角没忍住轻笑一声。

“周爱卿,并无他事,朕龙体安泰,爱卿勿挂怀。”

“那便好。”

谢泽川上前走至周听澜身侧,禀告道:“陛下贵体无恙自是吾等幸事,城门处的修缮已然即将完成,且城中百姓亦已全数安抚,相信不久上京城便会恢复如初,重现繁华之茂。”

“好!有两位爱卿替朕分忧解难,朕自当放心。”

“谢陛下。”

周听澜眉头舒展,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臣斗胆问,陛下今日急诏臣等是有何要事吗?”

身侧站着的公公会意,他高声说道:“陛下有旨,特赐两卿。”

周听澜与谢泽川齐齐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骁勇将军谢泽川、铁官周听澜,朕闻卿等奋勇当先,平定叛军,力挽狂澜,护我社稷,救朕于危难之间。

卿等之忠勇,天地可鉴,朕心甚慰。特赐卿等金银财宝,特封骁勇将军谢泽川为勇毅侯,赐侯府一座,铁官周听澜升至大司农,以彰其功。

望卿等继续为国效力,朕定不负卿等之忠心。钦此。”

公公宣读完圣旨,笑眯眯地走下台阶:“两位大人接旨吧。”

“谢陛下圣恩。”

两人再次向皇帝谢恩,谢泽川眼神示意周听澜,周听澜微微颔首,方接过公公手中圣旨。

“多谢公公。”

公公笑着转身站回皇帝身旁。

“两位爱卿的婚期,因端王之变而中断,且前丞相已抵上京。朕将诏钦天监,另为爱卿卜算吉日以成婚。”

两人低头谢恩。

周听澜听到皇帝说要另择吉日,上回她与谢泽川的婚期在宫宴前便已定下。

为了让周逸明与乔氏及时赶回上京城,周听澜同钦天监的官员说婚期要稍推迟些,最终定于七月初七,宜嫁娶。

周听澜得知这个日子时,内心一阵儿吐槽,现代人结婚去民政局赶七夕潮流,古代你结婚竟然也赶。

后来端王谋反婚期推迟,周听澜虽不恨嫁,然已定好的日子被个乱臣贼子打搅,终是不爽至极。

领过赏赐,接过圣旨,两人便向皇帝请辞离开。

**

八月十一,宜嫁娶

大红色的喜字贴满了整间屋子,桌上放着各式的珠宝首饰。

四条红色鲤鱼在白色瓷碗中欢快游动,红布上,两卷礼书与筷子置于其上。

周听澜坐在梳妆镜前,母亲乔氏站在她的身后。

“澜儿,母亲为你梳妆最后一次。”

木梳一下又一下地梳过发丝,乔氏眼眶微微泛红:“澜儿,往后你一定要好好的。”

“母亲,女儿会的。”

周听澜望着镜中的自己,头发已被盘成个同心髻。

她看着乔氏如此,宽慰道:“母亲,今日是女儿大喜的日子,女儿又不是不回来了你别哭啊。”

旁边的婢女亦劝道:“是啊,夫人,你别哭了。”

“好,母亲不哭。”乔氏掩去眼底的泪水,继续为周听澜梳妆。

凤冠上金色与红色的珠子错落有致,其中点缀玛瑙与碧玺,打磨成花形的珍珠镶嵌其间。

周听澜刚戴上便觉得脑袋一沉。

好重,古代女子出嫁都顶着个铁出门吗?

戴上一天脖子都要歪掉。

“母亲,剩下的这些发钗能不能不要戴了,怪沉的。”

周听澜小声埋怨嘟囔道。

乔氏斥骂她道:“不行,女子一生只有这么一回,自然是要最好的。”

“母亲……”周听澜搂着乔氏的胳膊撒娇。

桌上的发钗最终还是被乔氏插在头发上。

周听澜从木盒中取出口脂,放在唇瓣间一抿,唇色艳丽似火。

房门忽然被敲响,婢女的声音自外传来:“夫人,姑爷来接亲了。”

“姑爷来了,姑娘的喜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