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2有违(2 / 2)

加入书签

“皇帝一直有着整顿地方的想法,岭南之事不过起了个头罢了,”南晨颂很直接的指出,“若说诸多藩王中为何德行操守永安王偏遭此难,其余鱼肉百姓的反而没事,只是因为他当真爱护百姓,使得岭南人只知永安而不知京城天子,皇上怎么会容忍。”

徐寂宁哑然:“那为官做宰,究竟是为了百姓还是……陛下?”

徐寂宁问出的这个问题使得南晨颂脸色浮现出了幽微的笑容,既像是赞许的意思,又像是同病相怜者在互相怜悯安慰。

南晨颂最终答道:“百官与皇帝之间从来复杂,皇帝执剑,百官可做剑刃亦可做剑鞘,有时皇帝无力,则百官执剑,朝中势力互为剑刃刀鞘,至于现在??”

南晨颂摇头道:“我猜你父亲也一定看得出来,当今圣上城府深沉,颇精权术,自从前些年抹除陆氏一族后,内外大权已经一手在握,如今百官,只是皇上握在手中的剑罢了。皇上执剑攻防,只是剑为利器,难免无意伤人,岭南百姓便是如此,皇帝挥剑永安,百姓无意被剑刃所及。”

“伤及百姓……那除去永安王,对错功过又该如何分别……”徐寂宁细细的眉毛缠在一起,万般纠结。

“永安王的死已经铁板钉钉,况且鲁蝶岛的兵甲也是实实在在,莫要再为此伤神,朝廷为官,”南晨颂微微一叹,“岂能黑白分明。”

徐寂宁懂得南晨颂的意思,再纠结过去显然无用。

很快午饭端了上来,这一次的饭总算不像前两次一样风波不断,南玉振没有再劝酒,徐寂宁也没有再嫌弃饭菜粗糙。

饭毕,南老爷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进肚子里了。

徐寂宁没有放下刚刚岭南的话头,他记得南老爷是户部的,南有音曾向他吹嘘过自己父亲敏捷的计算能力,刚刚的一番谈话他也确信南晨颂确实见识不薄,于是他拿出了自己重新起草的有关岭南赋税改革的折子,请南晨颂指教。

南晨颂只粗略浏览一番,就指出了其中许多问题,徐寂宁一一记下,赞叹南晨颂能力的同时,又一次疑惑南家怎会如此清贫,尤其南晨颂才学过人,官职虽小却也是户部有名的肥差。

南晨颂点了几处改革关要之后,忽然问道:“寂宁,这折子你当真要上呈?”

徐寂宁困惑道:“您这样问,可是这折子有什么不妥之处?”

“倘若这改革能行得通,自然能够利益岭南百姓,只是……”南晨颂沉吟道,“皇帝未必会答应这事,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倒也未必没有办法,若用上你父亲的势力,再加上些金银打点,或可一行。”

南晨颂平静的叙述使得徐寂宁呆住了,他惊讶地喃喃道:“拉帮结派,贿赂徇私……这些,这些……”

南晨颂则很宽和的笑了:“你还年轻,不懂这些也正常,在朝廷,为了达成目的,道德金钱乃至人命,都可以轻轻踢开。”

“这……”徐寂宁不禁反驳,“大家都是读过圣贤书的,不至于这样……”

说道最后他自己也没有了底气。

南晨颂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官场上能有几个干净的,我也……寂宁,你生在尚书府,这些事……”

他摇摇头,没再继续说下去。

徐寂宁脸色却渐渐灰白了,他杂乱地想着自己的父亲与哥哥,他不知道他们的手是否也沾染了铜臭和血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