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6问心(1 / 2)

加入书签

次日南有音醒过来,天光大亮,徐寂宁却不见了,她捂着嗡嗡作响的脑袋独自坐了好一会儿,慢慢回想昨夜的事,徐寂宁提到皇帝派给他的差事,又提到了她爹南晨颂。

她也不傻,在霞岭几日当然也看出不对劲儿了,即便她再不想相信,也不得不承认,父亲必然不知从何处挪了大量银两来资助霞岭。

她觉得荒唐,在家时父母一切节俭简淡,故而她从未想过父亲会私吞钱财,如今证据桩桩件件,无一不摆在她眼前,她只觉心如乱麻,皇帝要自己的夫君检举自己的父亲,她又该如何自处。

她口干舌燥,起身找水喝,徐寂宁虽然不在,但烧好了一壶水搁在炉上,她倒了热水啜着。

徐寂宁在屋外望着天空思虑,听到屋内有动静,知道是南有音醒了,便进屋了,两人对望,均在想着南晨颂的事,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徐寂宁叹了口气,只同南有音商量了一下回县衙的事,南有音也无心在霞岭久留了,便说好了下午走。

走时霞岭老少都来相送,村民给她备了好多东西,她和徐寂宁还要翻山,实在拿不了,便都婉言谢绝了。

村长将二人一直送上去彤庄的马车,仍是颇为感念的提起了南晨颂,嘱托南有音给父亲捎句话。

“南姑娘,你也看到了,我们霞岭如今已经什么也不缺了,你回去之后,告诉南大人,以后别在为家乡费心了,我们都知道,他在京城想必也是不容易,为霞岭做这些事……”村长笑了一下,似有愧色,神情颇为复杂,说道,“你多劝劝他,莫要因此连累了自己。”

南有音一愣,村长话里的意思分明是他明白南晨颂无论修码头还是造船的银两都是些灰色收入,如今正劝南晨颂收手,明哲保身。

她待要再询问一二,村长却摆了摆手,示意车夫,马车轱辘轱辘往前走了,车厢里的南有音与徐寂宁彼此相望,都觉得难以启口。

半晌,南有音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徐寂宁反问:“你呢?”

“我……不知道。”南有音垂下眼帘。

“有音,你可以告诉我的,”徐寂宁好像有些犹疑,“……我愿意听你的。”

南有音摇摇头:“我真的不知道。”

她一会儿想起父亲枯瘦的面容,一会儿想起父亲在她面前提起霞岭时总是感慨,说没有乡亲的帮助,便也没有他的今日,她一会儿又想起父亲在山中找到了她,说要带她回家,可以说对她恩深情重……

马车一直将两人送到了彤庄的山下,山上的雪还没有化,两人挽着彼此爬山,却都心事重重,没有了来时的笑语,寂寂空山便也格外寂寥。

到了山顶,两人极目远眺,徐寂宁指出了县衙的位置,无数小房子簇拥着一间宽敞肃穆的大宅。

南有音在寒风中忽然问道:“寂宁,你曾经说过,为官者当怎么来着?”

“……修身为民。”徐寂宁偏头看向南有音,只见她垂睫不语。

“有音?”

“我小时候跟着爹读书时,他也这样教过我。”

“南老爷……”徐寂宁说不出什么来,某种程度南晨颂确实修身为民了,自家节俭,将银两都用到了霞岭百姓上,只是这银两注定来路不正,霞岭百姓凭此富足,其他百姓恐怕因此受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